宁波帮博物馆展出上海旧校场木版年画

22.12.2014  11:36

  “校场是指什么样的地方?”“传统的门神画是什么内容的?”前天下午,一场以“木版画·年画”为主题的讲座在宁波帮博物馆开讲,拉开了“上海旧校场木版年画展”的序幕。来自宁波大学的姑娘沈马艳和8岁的小姑娘杨雯茜分别答对了上述两题,成为此次展览的揭幕嘉宾。

  年画是中国民间最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之一,堪称宝贵的民间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它兴于宋,盛于清,历经千载。上海旧校场木版年画,发源于苏州桃花坞年画,因画铺集中于上海南市旧校场路而得名。它曾经在开埠后的上海盛行一时,以题材新颖、制作精细而著称。旧校场年画存世仅千余幅,极具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此次展出的72幅旧校场年画珍品均来自上海历史博物馆的馆藏,从多个方面展现了清末中西文化冲突、交融中上海滩的社会激变、西风东渐和民情风俗。

  一幅幅泛黄的年画,精美而生动,让前来参观的市民叹为观止。而现场人气最旺的还属木版年画制作体验区域,一块块精致的刻版前都围满了人。两位老师将蘸上油墨的滚筒刷反复在刻版上涂抹后,将一张白纸覆在刻版上,然后拿起一个纯手工制作的工具“马莲”在纸上细致地擦印……不到一分钟,一幅带着油墨香的年画就诞生了。许多大朋友和小朋友争相效仿,自己动手印制年画。水小姐和5位同事一起在现场排队,她告诉记者,自己打算把这些亲手印的年画作为礼物送给朋友,一旁的同事补充说:“回去在办公室的墙上都贴上一张,也不错!

  镇海中学高级教师林敏是现场的指导老师之一,也是其中4块刻版的制作者。她介绍说:“平时我们在研究美术史时,总认为年画不够时尚而把它略过了,其实这门传统艺术有着其自身的精妙之处。”现在很多孩子对日本动漫人物、美国大片中的机器人形象很熟悉,却对中国老底子的英雄不了解,而木版年画中,这些英雄人物被刻画得十分形象生动,是让孩子们了解传统文化的一个好途径。此外,动手印制年画,也有助于锻炼孩子们的耐心和观察力。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明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