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院移动端布局互联网+审判 首创微信公开法院信息

29.10.2015  12:45

  中新网杭州10月28日电(记者 赵小燕)既顶住重重压力在国内率先将司法拍卖搬上淘宝网之后,浙江法院又有新创举。28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与腾讯签署了“互联网+审判”战略合作协议,浙江法院微信专用号及律师服务平台微信端正式上线。点击进入下一页

  公众可通过微信钱包进入城市服务点击法院的政务办事窗口,点击查看诉讼信息、失信被执行人等。据悉,浙江法院将诉讼信息放上移动端的微信,在全国属于首创。

  浙江是经济大省,也是诉讼大省。2014年,浙江三级法院新收各类案件113.8万件,结案111.9万件,居全国第二位,分别上升5.3%和3.9%,一线办案法官年人均结案187件,是全国平均数的2.2倍,居全国第一位。

  2008年以来,浙江高院先后开发了100多个应用系统,实现了网络全互联、业务广覆盖、数据大集中、资源共享用,着力推进“智慧法院”建设,为审判工作服务。

  而在与腾讯战略合作后,通过手机端,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查询浙江省高院及省内各级法院的审判流程、裁判文书和执行信息。

  以查询裁判文书为例,点击相应按钮进入后,将抵达一个多达25万页的查询系统,支持按照类型、地市、相关法院、案号、时间区段等方式设定查询条件,可查询文书上百万份。

  据浙江省高院审判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PC端上的浙江法院公开网,每天都会接到有数万人次的查询请求;而移动端查询系统上线后,首日就有近3000人次通过腾讯新闻客户端浙江页卡上的入口进行使用。

  根据双方的战略合作协议,目前还正在开发微信端司法文书送达、微信钱包执行查控、微信缴退诉讼费等功能,同时引入互联网技术,启动审判执行办案系统的智能化升级改造。

  “在微信端上公开法院信息,将更有利于促进法治社会建设。”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齐奇表示,浙江法院高度重视开发和应用各类审判系统的软件,可以说是年年迈大步,年年不停步,积小胜为大胜,使办案信息化助推司法规范、助推司法公开、助推司法公正、助推司法为民,也使法官从方便办案当中尝到了甜头,使当事人和老百姓得到了实惠,使人民法院的公信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