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行政服务中心“打造杭州第一窗口”的实践(1)

18.03.2015  13:39

  杭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在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和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办事效率,全力打造政府公共服务第一窗口。
  2014年,杭州市行政服务中心致力于打造投资项目审批、工商注册审批、企业经贸审批“三条龙”,为投资者和企业开通快速绿色通道。目前,共有42家部门165个办事窗口入驻该中心,承担各类审批和服务事项560项。去年,共受理各类审批事项669803项,办结611216项。

   一年新增5万多家企业
  同比增长35%
  每逢工作日,杭州市行政服务中心一楼大厅,挤满了前来办事的人。
  在这里,工商、质监、国地税、劳动保障等16个部门齐聚于此,与工商注册相关的251项事项可在此“一条龙”办理。
  去年8月,在总结滨江试点的基础上,杭州全面开展以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名称核准不重名、简化住所登记手续等9项创新措施为主要内容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据统计,去年全市新设立登记企业53552家,注册资本总额达2896.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35.05%和113.35%。创业投资热情得到激发,审批服务效率得到提升,政府服务形象得到明显改善。

   综试区”获批
  海关商检通关“显身手
  在市行政服务大厅二楼东面,办事窗口一字排开,这是杭州海关和杭州市检验检疫局等窗口。
  因为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获批,再过一段时间,这里的服务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为此,杭州海关未雨绸缪,在全国率先采用“清单核放、汇总申报”的一般出口模式,同时在省内率先推出“预缴个人行邮税、分类快速验放”的直购进口模式。
  杭州市检验检疫局也没闲着,不断创新商检流程,在杭州市范围内实行检验检疫申报、放行和签证一体化。去年实行“一体化”后,共签发包装性能结果单、使用单3547份、签发产地证7095份,检验检疫证书1089份,大大加快了企业通关速度,减少了企业成本。

   投资项目审批自然日缩短至125天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去年,市审管办尝试将建设工程项目市级审批管理权下放各主城区,取得了显著成效。
  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整合落点供地、方案审查、建设许可、竣工验收等4个阶段,全面推行联合审批联席办公方式,不断深化容缺预审、形式审查制度和提前介入服务制度,通过投资项目行政审批和服务流程再造,进一步大幅压缩审批期限,产业项目的行政审批服务时间压缩至125天。
  完成36个市直部门审批职能归并,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近年来,杭州市依托1+16个综合型政府服务平台,改革新招迭出。
  “今年,市行政服务中心要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和集聚效应,努力实现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激发社会创业创新活力,为杭州发展创造最优的政务环境。”市审管办相关负责人说。(本站编辑 陈洪凯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