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 加快服务业转型升级 分享 人民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16.10.2015  15:26

  当前,“互联网+”正在全面渗透至第三产业的各个领域。2014年,海宁市实现网络零售总额200.27亿元,新增电子商务主体345个,其中企业245家。
  下一步海宁市要贯彻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推动相结合,围绕我市服务业转型发展,做好完善政策、服务企业、营造环境等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把信息产业培育为消费经济新龙头。促进企业信息消费。健全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网络,引导信息通信技术厂商、专业咨询机构、科研机构等社会资源有效对接企业信息消费的市场需求。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生产性服务业。聚焦工业设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领域,打造基于互联网的产业联盟,整合线上线下各行各业,完善“网上海宁”市场。
  二是鼓励“互联网+”特色楼宇建设。结合楼宇经济发展,充分利用该市楼宇资源和楼宇优势,精心策划楼宇招商项目,鼓励建设电子商务、服务外包、互联网金融等“互联网+”特色楼宇,提升楼宇发展水平,加快互联网+集聚发展,规模发展。
  三是加强互联网服务业与一二产业联动发展。加强农村电子商务配套体系建设,鼓励农村青年依托电子商务进行创业,培育发展电子商务示范村、农村专业化电商龙头企业,促进农村电商产业集聚。同时,各镇、街道、发展平台要结合本地区的产业特色和优势,推动科技创新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促进工业企业电商化,深化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在生产制造中的应用,实现互联网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四是提升传统服务业在互联网+的运用。鼓励商贸、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领域导入“互联网+”等新元素,大胆尝试智慧管理、智慧营销、智慧服务为一体的智慧创新体系,引导企业自身进行一场“万众创新”的变革。鼓励专业市场电商化,引导有条件的专业市场,发展以商品交易为核心、现代物流为支撑、金融及信息等配套服务为保障的线上线下融合的大宗商品现货交易电子商务平台。
  五是积极营造互联网+服务业的良好发展环境。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媒体、网络宣传互联网+服务业,优化互联网+服务业有关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加大互联网+服务业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对专业人才和服务业管理人才的培训力度。(海宁市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