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深化结对帮扶 开展“千名干部联千户奔小康”活动

22.01.2016  00:28

为提高低收入农户自我发展能力,打造“业更强村更美民更富”的新农村,东阳市在近年来推行“一村一策一单位”、“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制度和“271”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创新工作载体,继续深化结对帮扶。2015年,该市动员全体机关开展低收入农户“千名干部联千户奔小康”活动,把65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的扶贫帮困工作落实到“两富”局级指导员和全市机关干部。共有5179名干部与5926户低收入农户结对。力争到2017年,全市农村低保标准达到人均纯收入6000元以上;通过结对帮扶,帮助有劳动力的低收入农户掌握一门以上致富技术,选准一个特色致富项目,培训一项劳动就业技能,实现一户一人就业;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低收入农户(低保户除外)80%以上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主要做法:

(一)建立低收入农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低收入农户的确定,按照户申请、村把关、镇乡街道审核的程序进行,做到全面、公开、透明。建档立卡,做到户有卡、村有册、镇乡街道有簿。根据年度低收入农户的变动情况,实行有进有出、动态监测管理。

(二)明确帮扶干部的工作职责。 要求帮扶干部积极宣传“三农”政策,提高农户政策解读能力;深入帮扶对象开展调查研究,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以户为单位制定脱贫计划,做到因户制宜制定帮扶方案;积极帮助提供致富信息、联系发展项目;负责帮扶项目生产可行性及效益的评估,指导帮扶对象科学实施项目;帮助落实生产扶持资金,监督扶持资金的合理使用;定期向本单位或当地镇乡党委、政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汇报帮扶对象的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帮扶干部每年走访、慰问低收入农户不少于四次,帮助解决问题不少于一个。

(三)因户制宜,确定帮扶项目。 一是实施“增收”帮扶。通过落实种植经济作物、发展种养殖业、从事来料加工、安排村庄环境保洁员、帮助联系转移就业、落实扶贫小额信贷等1-2项增收措施,切实提高低收入农户的自我发展水平和增收能力,确保帮扶取得实效。二是实施“保障”帮扶。对家庭没有劳动力、符合低保条件的人均纯收入5000元(今年为5000元,以后将随全市农民人均收入的提高逐年提升,到2017年为60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实施“保障”措施,列入低保。对弱智劳动力,通过一般性的帮扶无效果的,也要先纳入低保。低保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三是实施“救助”帮扶。对家庭有劳动力,但子女就学负担重、因病致贫,没列入低保的低收入农户,再实施“救助”措施。这类低收入农户由村级慈善爱心基金或结对单位和民政等部门实施救助性帮扶,帮助他们缓解困难,渡过难关。四是实施“督孝”帮扶。对子女有赡养能力而不赡养所造成的贫困老年人家庭,实施“督孝”措施。加强对这类家庭子女的教育,对子女长期外出的,帮助联系,督促其子女尽好赡养义务。对部分特殊困难家庭,列入结对单位走访慰问对象。

(四)加强结对帮扶工作督查考核。 结对帮扶工作纳入各镇乡街道、部门年度考核。各单位把低收入农户脱贫绩效作为干部年度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年中检查项目落实情况,年终考核年度项目效益情况。市督考办和市委组织部开展工作督查,对工作积极、成效明显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完善机关、企事业单位结对帮扶贫困村和低收入农户机制,建立村企融合发展、互助共赢的新型结对合作关系。

各机关部门积极行动起来,迅速投入“千名干部联千户奔小康”活动。市人大机关深入帮扶对象抓到实处,制订了详细的帮扶计划,落实慰问对象31户,其中困难救助7户9人,困难助学3人,建议应补办低保人员13人,建议子女尽孝9人,帮助发展来料加工、解决生产生活门路6人,都已在着手帮扶。落实了救助与助学对象11月、12月每月500元的救助款和助学金。市国土局“五制度”开展帮扶:为每一受帮扶家庭发放一张结对帮扶联系卡制度;开展上门走访制度,每季度至少到户1次,每年到户不得少于6次;撰写帮扶民情日记制度;执行定期汇报交流制度;检查考核制度。市发改局着力在“助困”、“助业”、“助医”、“助学”、“助房”等“五助”上落实帮扶措施,提高帮扶成效,帮扶人员利用掌握的医学知识为雅村痛风20多年的蔡锋玉排忧解难并联系落实相关医疗机构。市民政局对因自然灾害、因病造成生活困难的特困户,协调办理低保、养老金、大病救助等问题,真正把党和政府的关怀落到实处。市农业局通过帮助结对农户落实发展特色农业、安排农业技术培训、提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等方式,帮助低收入农户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市林业局及时给帮扶户提供致富信息,联系发展项目,重点扶持发展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的致富项目,帮助解决资金信贷和产业化补助,种植中药材、经济果木林、苗木、铁皮枫斗等经济作物,组织种植管理培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对有富裕劳动力的家庭,安排村级保洁员、老年食堂服务员和到乡镇企业等工作,解决就业问题,市气象局将帮扶对象纳入气象预警短信平台,积极开展气象服务工作,切实发挥气象信息作用,最大限度地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对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市科技局在农业科技项目和科技特派员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