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诸暨市推进“阳光厨房”创新食品安全监管

22.10.2014  19:31

自今年7月以来,绍兴诸暨市以大型餐饮服务单位和学校食堂“透明厨房”建设为抓手,锐意创新,先行先试,全力推进餐饮服务"阳光厨房"试点工作,实现了监管方式、检查手段、监督模式的“三个转变”,有力地推动了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目前,全市65家首批“阳光厨房”试点单位已完成监控探点安装工作,“阳光厨房”建设工程重点餐饮单位数量在绍兴地区位居前列。

一是明确五大重点,创新监管方式。以原料清洗、切配、烹饪、专间、餐具消毒等五大环节为重点,在食品生产加工场所安装视频监控探头进行实时监控,并把视频同步输送至大厅和用餐房间电子屏幕,随时接受消费者监督,使消费者放心消费、明白消费、安全消费。规定“阳光厨房”的监控录像要保留至少30天,方便监管执法部门取证和监管。在全市建立一个总控制后台,随时调用各餐饮企业的厨房监控视频,方便监管人员高效监管餐饮企业,实现监管方式从事后监管向实时监管、从现场监管向远程监管、从有限时监管向全时空监管的转变,推动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向“自我监督、社会监督、职能部门监督”转变。

二是注重宣传指导,加强规范监管。采取召开餐饮协会理事代表座谈会、发放宣传资料、组织餐饮企业到“试点单位”现场参观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电子监管的作用,提高餐饮企业对电子监管工作的认知感和认同感,为推广“阳光厨房”夯实基础。大力开展培训指导,加强对企业负责人及厨师、部长等从业人员电子视频的操作培训,并利用视频图像进行现场演示,规范从业人员日常操作行为。建立视频管理员制度,要求每个“阳光厨房”创建餐饮企业至少设有一名信息员,专门负责视频管理工作,通过该信息员,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可以随时掌握食品安全的动态,餐饮企业也可以随时向监管部门和消费者主动反馈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情况。

三是强化典型示范,推动提质扩面。按照“设备设施完备、管理规范、自律性高、消费者认可、诚信经营”的要求,全力抓好首批65家遴选餐饮单位试点“阳光厨房”建设,加快先进经验和成果的总结推广与应用餐饮服务单位示范带动,打造一批“阳光厨房示范单位”。结合餐饮服务单位年度动态量化评级、消费者投诉、软硬件基础设施、人员素质、餐饮单位自律状况等工作,加快“阳光厨房”向中型餐饮单位拓展,提升“阳光厨房”的覆盖率,力争在今年10月底前全市有20%以上的大型餐饮单位、学校食堂建成“阳光厨房”。同时,将“阳光厨房”建设工程纳入地方政府“十大民生实事工程”,加强市场监管、公安、教育、卫生等部门的联动,强化对部门及乡镇的考核,让压力有效分解传递,责任细化落实,努力营造共同担当的干事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