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开办“四点钟学校”有效填补学生“监管空挡”

18.05.2017  15:35

今年以来,该市教育局依托校园资源以及社会资源,立足民意,以试点先行,逐步拓宽惠及面的方式,推行“四点钟学校”,有效填补了小学放学学生的“监管空挡”。截至目前,全市“四点钟学校”已惠及3个县,17所学校,近15000名学生,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点赞。其余县(市、区)均已做好试点学校部署,将于近期加入“四点钟学校”行列。

一、因地因校制宜,拓宽办学路径

由县(市、区)教育局自主联合该县(市、区)人大、政协、妇联、团委、关工委等部门进行磋商,确定适合的延时服务方式,办出形式多样的“四点钟学校”。

一是委托式办学。龙游县“四点钟学校”由该县文明办、关工委负责统筹协调,县教育局业务指导,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办学主体,设学校少年宫具体管理和实施的模式。该模式不以盈利为目的,针对学生的需求开设“安心”班和“拓展”班,即满足学生兴趣,也培养学生特长。二是合作式办学。江山市以“服务先行和公益帮扶”为宗旨,由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合作举办“四点钟学校”,其中办学场地由学校提供,教育机构全面负责学生的课后辅导、生活习惯、心理教育等工作,“不出校门”实现代管代教。服务的时间定为放学后的16点至17点,期间家长可任意接送孩子。三是帮扶式办学。常山县由衢报传媒培训有限公司统筹运营,以校园为场地,由学校和衢报传媒培训有限公司合作设计课程内容,采用“30+30”模式,即课堂的前30分钟进行作业辅导,后30分钟进行体艺活动,体艺活动充分结合校园特色。

二、整合多方力量,强化办学保障

从安全、监管、师资等方面落实系列安保举措,确保延时服务中有人管、有人教、够安全。

一是安全保障。各试点县(市、区)健全管理制度,制定意外伤害紧急处理预案,签订安全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责任;编制《学生名册》,做好学生签到登记,做好安全台账;定期检查维护教学活动区域的设备、设施,确保安全保障工作到位。二是监督保障。自觉接受家长的监督,强化绩效评价,学生和家长定期会收到一份服务反馈表,对“四点钟学校”的代管服务和内容进行打分评价。教育局不定时联合相关部门对“四点钟学校”的课程推进、资金支出等工作情况开展检查,实现“四点钟学校”的运行情况全透明公开。三是师资保障。发动学校党员教师、教师志愿者、退休教师共同开展“四点钟学校”的相关服务工作,还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动员“五老人员”、青年志愿者、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的专业教师、有一技之长的家长共同参与“四点钟学校”的教学与管理,逐步形成一批专业强、素养高、情怀优的稳定师资队伍,全市“四点钟学校”的参与人员达1000余人。

三、丰富课程载体,打造育人平台。

四点钟学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托管班”,更不是应试教育的“补习班”。该市坚持“立德树人”宗旨,将“四点钟学校”打造成育人工作的新平台。

一是课程改革的新课堂。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统筹安排适量的学习任务,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批改、查漏补缺,减轻家长的负担。安排了音乐、舞蹈、乐器、足球、绘画、跆拳道等20余类涉及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拓展课,将“四点钟学校”建设成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二是立德树人的新阵地。通过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特殊时间节点陈述时政、宣讲最美,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传统道德的宣传教育活动,以“孝文化”和“社会实践”为主题,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品行的教育,且实现德育时间不少于全部活动时间的10%。三是安全教育的新视窗。发挥社区、乡镇街道各相关单位的作用,广泛开展法律知识、安全知识、灾害自救等教育和实践,促进学生自我保护等综合素质的提升,让家长既放心又安心。如江山市“四点钟学校”开展国防知识禁赛、常山县推进紧急救护培训走进“四点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