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联:推经验 树典范 垃圾分类 人人在行动

05.01.2015  14:10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市垃圾处理总量达308.7万吨,较上年增长9.9%,日均量约8500吨,高峰期达9700吨。2014年3月以来,市区垃圾量日均已达9100吨,天子岭填埋场日均填埋生活垃圾4500余吨,已经超出了设计处理能力。杭州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迫在眉睫。
  杭州现有生活小区2257个,其中1653个小区参与垃圾分类,参与垃圾分类家庭总计90.9万户。自2014年8月1日《“清净在源头”杭州市家庭生活垃圾全民行动三年计划(2014-2016年)》启动以来,杭州市家庭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积极行动,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垃圾“三化四分”工作目标,深入基层、广泛宣传,努力推动家庭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源头减量。

   多单位合力 把垃圾分类培训落实到位
  市妇联作为家庭生活垃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充分调研和听取意见建议基础上,制定下发了《杭州市家庭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召开成员单位联络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明确工作重点,细化实施意见。
  按照《“清净在源头”杭州市家庭生活垃圾全民行动三年计划(2014-2016年)》要求,市妇联启动了面向义务督导员、骨干志愿者等人群的垃圾分类专项知识分层培训,并坚持“一区一课”的培训制度;团市委组建了垃圾分类志愿者培训师队伍,在市本级层面招募100名培训师,并通过VTOT(志愿者培训师培训)培训体系举办了两期垃圾分类培训师专项培训班。截至目前,全市已培训骨干志愿者307名、家庭成员281857名。团市委还下发了《关于开展百场志愿服务培训进高校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推进杭州市社区志愿服务的通知》,在高校和社区层面铺开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培训工作。

   多渠道宣传 为创造良好氛围鼓气呐喊
  在市妇联的统一组织下,城区各级妇联组织依托“妇女之家”等阵地,采取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家庭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性,通过评选“环保达人”等宣传活动,使“垃圾分类从家庭起步”成为家庭成员的自觉行动。截至目前,市区两级妇联已组织宣传活动1938次,覆盖人数达83万多人。
  市委宣传部高度重视,精心策划,要求全市各级新闻媒体周密组织,通过各种载体途径宣传垃圾分类的目的、意义、目标任务,宣传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和文明行为。如杭报集团先后推出了“杭州是我家,垃圾处置靠大家”﹑“杭州垃圾分类特别报道”、“垃圾分类大晒台”等专栏;文广集团注重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在新闻节目中推出《垃圾处置靠大家》系列报道,并注重创新形式,多角度宣传先进典型,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各地各部门也积极行动,推广垃圾分类新做法。上城区妇联通过纸指天下APP、微信、彩信、微博、微网站、电子屏、宣传栏、黑板报、雷锋广场、微笑亭等途径,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市文明办、市城管委、团市委在第四届(中国)城市文化墙创意设计大赛中,将垃圾分类作为主要征集内容,发动在杭高校、艺术公司、设计企业等参赛;市教育局抓住新学期开学这一有利时机,向全市中小学生发放1万册《城市生活垃圾科普知识读本》,利用学校宣传橱窗、班队会对学生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投放重要意义等知识的宣传教育。

   全民总动员 让环保理念真正深入人心
  垃圾分类,事关千家万户,需要每个人都动手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去年三八节期间,淳安、桐庐、临安等地妇联先后试点,在部分条件基础好的农村,开展家庭生活垃圾分类,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青年社会组织也主动对接生活小区开展公益活动——
  比如自然之友在西湖区紫金港社区举办垃圾分类知识系列讲座,助力港湾家园第四季度垃圾分类;中策职校绿之翼环保社团联合卖鱼桥小学到拱墅区清水公寓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和指导活动,通过趣味垃圾桶游戏“重塑”垃圾分类知识,并让小学生志愿者入户宣传,唤起居民公众意识;绿色浙江在西湖区秋水苑启动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工作,探索用市场化运作方式解决垃圾分类问题,同时成立秋水苑雏鹰环保宣传队,由秋水苑业主委员会管理,开展周末入户宣传垃圾分类活动;第九世界带领家委会的成员和公益小天使走进江南驿青年旅社,了解江南驿低碳环保理念,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并制作环保酵素……
  截至目前,市区两级妇联组织开展家庭生活垃圾分类督导18.7万次,参加督导活动9850人次,接受指导的家庭20.88万户;已开展实名制小区共189个,开展实户制小区217个。

   好榜样带动 垃圾分类试点社区更多了
  好习惯需要好榜样,在杭州,参与垃圾分类的小区一个个多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垃圾分类的队伍中。
  去年6月,为树立典型,发挥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市妇联联合市城管委,开展推荐杭州市区家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先进单位、示范家庭、优秀义务督导员活动。
  经各地推荐、评审,全市有33家单位被命名为杭州市区家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先进单位,50户家庭被命名为杭州市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家庭,50名同志被命名为杭州市区家庭生活垃圾分类优秀义务督导员,为杭州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奠定了良好的素质基础。同时,市妇联还召开了社会公益组织座谈会,征集垃圾分类项目化运作方式。并选取若干个社区作为提升分类质量的试点社区,采取逐户宣传、逐幢排摸、逐个提高的方式,加强引导和督导,切实提高投放正确率和分类正确率水平,形成示范带头作用。
 
   区县市垃圾分类特色介绍
  上城区妇联:
  打造二维码智能垃圾房
  在清波街道新民村试点实施二维码智能垃圾房项目。每户居民都领到一个塑料卡片,正反面均印着独有的二维码,分别代表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这张塑料卡片成为每户居民家庭垃圾的“身份证”。只有“扫一扫”二维码,智能垃圾房上相对应的投放口才会打开。智能垃圾房试行以来,新民村垃圾分类参与率从85%提升到95%。

   拱墅区妇联:
  新媒体开启宣传新模式
  拱墅区妇联把垃圾分类知识搬上了新媒体。家在拱墅的居民都能得到“清净在源头,美丽在拱墅”主题纸巾,纸巾以绿色为基调,印有可爱的小卡通、七字决宣传语和二维码,居民用手机扫码可以看到一段介绍垃圾分类小视频,只需一两分钟就能了解垃圾分类的基本方法。区妇联把这种时尚又快捷的宣传方式入社区、入家庭,显著增强了拱墅区广大居民的家庭垃圾分类意识,同时也有效引导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家庭生活垃圾分类。

   萧山区妇联:
  垃圾分类 出新招 接地气
  “社区要和周边小学联建,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要设立社区‘垃圾分类日’,增强意识并组织动员所有家庭行动起来开展垃圾分类活动”……近日,萧山区新塘街道四季花城社区专题召开垃圾分类工作座谈会,邀请居民代表畅谈自己的想法。2014年8月以来,萧山区妇联立足家庭,动员党员、团员、热心居民等组建成172名的义务督导员队伍,实施面对面、心贴心地宣传、帮助指导居民垃圾分类工作,大大提高了居民的参与热情,试行的65个小区15480户家庭参与率达到了85%。

   下城区妇联:
  积极创新垃圾分类工作模式
  下城区积极推行废旧物资智能回收平台,仅2014年就在全区范围内新投放了100台废旧物资智能回收平台。居民只要持有1张杭州银行卡,就可以实现家里废电池、玻璃瓶、塑料瓶、旧手机等废旧物资的智能回收,获得积分,用积分还可以换取钱或物。在朝晖街道举行的“厨余垃圾处置新模式试运行暨废旧物资智能回收平台启用一周年”活动上,家住稻香园社区的小伙子吴子艺以年度投放总积分为100多万积分第一名的成绩,赢得了一辆新款“比亚迪·秦”油电混合轿车5年使用权,其他季度、月度积分冠军也分别赢得IPHONE5手机、折叠自行车等奖品。

   江干区妇联:
  分类减量同行 家庭社会共赢
  江干区妇联推出“垃圾归队”废旧衣物回收循环再用项目,引进“大熊猫”废旧衣物回收箱,两个月回收衣物1298件。在“江干女人家”报刊、微信平台及官方网站刊登垃圾分类减量措施和成效宣传36篇;并编制“我的绿色手记”6万册发放给中小学生,以“小手拉大手”促进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源头减量。

   西湖区妇联:
  家庭生活垃圾分类“达人秀
  2014年8月,西湖区妇联携手多家单位开展家庭生活垃圾分类达人秀比拼活动,活动运用O2O(0nline to Offline)模式,线上线下同步宣传,运用新时代的信息发布途径,向更多年轻人传播垃圾分类知识。在随后的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定环节也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吸引了5500余名家庭点击达人秀视频参与投票,掀起了家家参与垃圾分类、户户争做环保先锋的热潮。目前,西湖区共开展有关垃圾分类知识培训、亲子活动、入户指导等宣传教育活动1100多次,形成了广大家庭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良好氛围。

   高新区(滨江)妇联:
  全民动员 垃圾分类
  高新区(滨江)妇联在闻涛小学设立厨房垃圾减量处理示范点,配备了专门的机器用于处置厨房垃圾;在全区各生活小区设置了20余只衣物回收大熊猫。西兴街道金东方社区开设了环保小教室,长河街道月明社区推出了“垃圾分类5S现场管理法”。据统计,全区共有19个社区、55个小区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累计制作宣传横幅120余条、宣传图板500余块,发放宣传图册、《科普知识读本》等各种资料2.5万余份,发放垃圾桶、环保袋等宣传品8万余件。

   余杭区妇联:
  全面宣传 全民参与
  将垃圾分类作为家庭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复评工作、家庭文化节活动等在全区广泛开展。在绿城玉园小区等两个小区试点建立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平台,进一步提升垃圾分类意识。积极举办垃圾分类知识培训班、知识竞赛、推广环保酵素、设置旧衣回收点,开展少先队“垃圾分类我先行”十大行动,提高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率,引导家庭成员自觉参与垃圾分类。

  临安市妇联:
  十万家庭低碳行 垃圾减分我先行
  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宣传中,临安市妇联组织18个镇(街道)妇联主席、63个垃圾分类先行村的村妇代会主任到示范镇村现场观摩垃圾源头分类、垃圾收集、垃圾处置等工作,并召开垃圾分类模拟培训动员大会,通过知识培训和现场模拟,直观、形象地告诉村妇代会主任一些农村常见垃圾的分类方法,为村妇代会主任指导农村家庭开展分类提供了保证。同时,还制作了4000条印制有垃圾分类图片的围裙进行入户宣传。

   西湖风景名胜区妇工委:
  整合资源 用好平台
  整合景区资源,名胜区妇工委开展了特色活动。以西湖志愿服务微笑亭为阵地,对接在杭高校,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宣传与活动。在柳浪闻莺微笑亭开展酵素制作、废油利用制作手工皂主题宣传服务,在五一小长假、十一黄金周等旅游旺季对接高校志愿者开展“垃圾不落地,西湖更美丽”行为艺术环保活动,借助西湖景区的窗口形象,扩大垃圾分类的宣传理念。(本站编辑 陈洪凯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