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双夏”生产农机作业服务基本结束

08.08.2015  01:38

      我市农机部门克服台风“灿鸿”造成的早稻倒伏重、田间泥陷深、作业条件差、“双抢”时间紧等困难,积极做好“双夏”农机作业服务的组织和农机具调度调配工作。截止至8月6日,早稻机械化收割已全面完成,机插连作晚稻18万多亩,我市“双夏”农机化作业服务基本结束。

      一是提前部署、落实有力。为做好今年的“双夏”生产,市农机总站于7月初就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2015年“双夏”生产农机化服务工作的通知》,对全市“双夏”农机化作业服务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召开“双夏”生产农机化工作会议,成立了领导小组,领导亲自带队深入“双夏”工作第一线,做到“双夏”生产农机化工作部署早、落实快。同时还开展了“四联”服务,充分发挥首席农机专家、农机指导员、责任农机员、粮食功能区服务组织联络员和农机化示范基地联络员的作用。
 
      二是机具保障充足、作业进度加快。我市农机部门根据今年台风灾害严重、季节推迟、雷暴天气频发等情况,及早制定抢收抢种抢烘计划,认真抓好各类作业机具的保障工作,组织了近3000台联合收割机、2500台插秧机、3500台拖拉机和900多台烘干机等,投入“双夏”农机化生产。同时做好各类物质的组织供应工作,全市备足价值近1800万元的各类农机配件,开通“农机110”服务热线等,向社会公布热线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接受农户和机手的咨询和求助240多人次,随时解决“双夏”农机作业服务过程中出现的突发问题。在“双夏”期间共完成了约20万亩早稻机割、28万多亩的机耕、18万多亩连作晚稻的机插、6.3万吨粮食烘干等农机作业服务任务。

      三是维修能力增强,服务保障到位。“双夏”期间,我市各地农机部门认真做好为农助农服务工作,抽调技术精湛、吃苦顶用的技术骨干,组成62家农机维修服务小分队走村进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机具维修服务,指导各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大户做好“双夏”各类农机的维修保养工作。及时督促各农机经销商、农机维修网点部门落实  “三包”维修服务责任、延长营业时间、确保农机配件供应,共维修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旋耕机、水泵等各类农机具15000多台套。开展农机维修、操作和保养培训班70期,培训各类人员1399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多份,各类媒体报道70多篇。确保了“双夏” 农机作业服务工作顺利进行。

      四是社会化服务水平提升,农机服务组织成主力军。今年全市有225家粮食生产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作业服务公司参加“双夏”农机化生产服务,覆盖了粮食生产功能区所有镇乡(街道),有190多家农机合作社实现了统一育秧、机耕、机插、机割等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双夏”期间我市农机服务组织完成的早稻机械化收割、连作晚稻机插、粮食机械化烘干面积约占总作业面积85%左右。服务组织已成为我市粮食生产农机作业服务的主力军。同时我市农机服务组织自觉承担起为军、烈属和困难群众、“五保户”提供免费农机作业服务,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五是加强宣传监管力度,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各地农机管理部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作用,努力提高广大机手的安全意识和遵章守法的自觉性;针对“双夏”农机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薄弱环节,积极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治理,加大农机手安全教育,严格查处无牌、无证、违章驾驶、违章搭载等违法行为,坚决杜绝重特大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了全市“双夏”期间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