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决咨委委员热议出租车改革方案

17.09.2015  14:13
  9月15日,杭州出租车改革方案《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发布,开始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关于改革方案,专家怎么看?9月16日上午,市运管局邀请市决咨委6位委员召开专家咨询会。社会与公共政策专家、城市治理专家、法学界人士、媒体评论人士等坐到一起,对杭州市出租车行业改革方案总体表示了肯定,也对进一步完善改革方向的未来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区别对待专车司机
  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蓝蔚青说,杭州市直面新业态和新型打车方式的挑战,适应“互联网+”的时代潮流,下决心着手解决群众打车难、打车贵的问题,适应了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很好;把出租车定义为大众化的、个性化的出行方式,很有市场化思维。
  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比如,如何看待互联网专车这种新业态。蓝老师把现在开专车的人分成专职、业余、隐身三类。他认为三类人应该区别对待。
  专职司机,应该纳入管理。以前没办法管,现在只要装了导航,一切行动都在掌握之中。业余是自由职业者,上班时间比较灵活,开专车等于第二职业,这种人要好好利用。隐身是指拼车,蓝老师说,充分利用现有车辆资源、道路资源,充分体现了超前的“共享经济”理念,发达国家都鼓励拼车,一辆车一个人甚至不允许走快车道。对于拼车,要合理提倡。
  “总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出租车改革成不成功,根本上看打车难能不能得到缓解,看老百姓的口碑。
  
   出租车管理要向专车取经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鲍健强认为,出租车服务要顺应市场。他讲了第一次坐专车的经历,“我记得是一辆奥迪A4,司机是个小伙子,我就很奇怪,问他为什么开专车,他讲了一句话让我很吃惊,他说‘要让杭州成为一个温暖的城市’。后来我知道,他是出来体验生活的,还免费给一对天津来的老夫妻当导游,带他们玩了一天。
  如何普及和运用“网络约租车”的各种平台?政府可以为居民,尤其是中老年人提供帮助,做到“一键呼叫”,为中老年服务的司机,政府可提供补贴。另外,杭州是一个旅游城市应该方便约车,提供各种网络约租车平台,而不是封闭。
  有人提到增加本地出租车比例,或许是提高服务质量的一个办法。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陆献德说,彻底市场化后,开出租车将变为一项职业,会考虑让杭州60、70人员、退伍军人加入到出租车队伍中来,做好杭州的宣传,更紧迫的任务是,把出租车司机变为新杭州人。
  
   出租车要形成良好的退出和进入机制
  张旭勇是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他从法律层面分析了出租车市场化的理论依据。
  “法律上有个原则,凡是对社会和他人没有危害的,法律就不应该控制。《行政许可法》里有一条,凡是市场能够自己调节,凡是通过事后能够惩罚解决的,事先就不要许可管制。这些原则具体到出租车行业,就是要对出租车的车型和技术标准制定门槛,对出租车司机的从业资格和必要的技能做考核,以及对开出租车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要加大惩罚,最后形成良好的退出和进入机制,这样就能解决了。(本站编辑 贾晓芸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