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诸暨市“三大提升行动”力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3.11.2015  19:01

诸暨市以“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核心理念,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紧紧围绕“均衡再促进、改革再出发、队伍再优化、内涵再提升”的工作目标,致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该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再作新贡献。

一、义务教育阶段基础设施提升行动。2012年至今,共投入13.58亿元新建、改建、扩建中小学、幼儿园校舍面积40余万平方米;投入近1000万元100%完成义务教育学校直饮水改造工程;投入近500万元可望到2015年底100%完成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热水淋浴改造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阶段云计算建设工程,得到国务院、教育部领导的高度关注,至今已在145所学校完成近9700台计算机桌面的虚拟化终端配送、安装与调试,生机比达到4.7∶1。

二、义务教育阶段发展水平提升行动。该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100%。坚持以流入地政府和公办学校“两为主”方针,保证外来建设者子女、残障学生和家庭贫困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目前在我市义务教育学校就读的外来建设者随迁子女共20786人,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的达20007人,占比为96.3%。从2012学年开始,全面实施“零择校、零收费”的“阳光招生”政策,小学、初中划片就近入学率达100%,同时严禁考试与入学挂钩,彻底根治与择校相关的各类乱收费,严禁义务教育阶段设立重点校和重点班,“阳光招生”“均衡分班”成为百姓好评的新常态入学政策。

三、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均衡提升行动。专门出台《关于加强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工作办法》,创设有利于促进城乡、校际均衡的校长教师流动机制,大力实施校长教师交流工作。2014学年,有11名城区学校骨干教师交流到农村学校,占符合交流条件的城区骨干教师人数的15.3%,参与流动的普通教师达731名;2015学年,有14名城区骨干教师交流到农村学校,占符合交流条件的城区骨干教师人数的20%;参与流动的校长教师总数达到747名,占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总数的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