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夺天工 东方水墨蕴染古老非遗

17.09.2017  18:23

  当水墨艺术的温润遇上丝绸技艺的华美,会发生什么?宋锦、云锦、苏绣、缂丝、丝毯数位非遗丝织技艺传承人200多个日夜的倾力奉献,12幅丝画巨制脱颖而出。

  笔尖指尖,匠心凝聚。9月16日,记者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陈家冷艺术大展”现场看到,由浙江万事利集团利用中国画名家陈家泠作品制作的非遗系列丝绸作品。

  为了在国家博物馆这个中国最高文化殿堂展示传统丝绸工艺的至高水准和创新魅力,早在今年3月,万事利集团就召集了包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宋锦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钱小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云锦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戴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丝毯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玉坤以及数十位苏绣、缂丝大师投入创作。

  在万事利丝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华看来,陈家泠的水墨作品素以灵逸著称,水墨晕染形成的线条以及色彩的变化与叠加,使得画面灵动多变又自然天成。然而,这次国画大家抛出来的命题,却让这些做了一辈子丝绸的工艺师们感到颇为棘手。

  人们看见《梁家河可美了》《花港观鱼》《苏堤春晓》《断桥残雪》四幅作品分别采用乱针绣、平细绣、喷绣三种技法绣制而成。传统刺绣的主题多为工笔,线条明朗,易于绣制,而陈家泠的作品则以灵动清透的当代水墨风格和现代美感独树一帜,多为写意,线条不明,断点居多,刺绣难度是工笔作品的至少3倍以上。

  为了表现出水墨的飘逸隽永和意境澄明,仅仅在意匠图的构思上,平均每幅绣品就需要花上十几天的时间。尤其是此次展览中最大的两幅作品之一《梁家河可美了》,仅绣面就达到高1米宽10米的规格,是此次所有刺绣作品中难度最高的一幅。由于原作画面满铺,甚少留白,将原作放大数倍后,细节和内容数不胜数,气势磅礴的大好河山由无数断点组成,且成不规则排列,绣线很难表现,两位刺绣大师足足花了20多天的时间才完成前期的意匠图,由三十多位绣娘耗时3个月精绣而成。

  每绣制一幅作品前,为保证绣面的整洁清爽,仪式般地洗手漱口在每个绣娘心里近乎信仰。《苏堤春晓》、《断桥残雪》两幅作品构图极简,画面正中是苏堤春色和断桥主元素,其余空间被白色氲氤水汽和天青色烟雨填满,意境深远。《花港观鱼》中形态各异的鱼群活灵活现,陈家泠作品中的“灵动”二字在此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绣线仿若有生命般游走在纯白的真丝绷面,在绣娘手中幻化成灵动的线条。

  不仅绣法精湛,还要懂画,这是每一个经验丰富的绣娘必备的职业素养,画面的重点在哪里?放大百倍的原作细节缺失如何填补?湖堤上的树荫本体与倒影如何区分?这都是绣娘们要思考的,在不间断的手上功夫之外,绣娘们带着敬畏之心从天空泛白一直工作到太阳西沉。刺绣匠人的一颗匠心便体现在其中。

  云锦《雷峰夕照

  陈家泠笔下的《雷峰夕照》层峦叠嶂、万壑绵延、色彩浓郁。云锦光彩富丽,质地厚实,以丝线和色彩变化多端的挖空工艺为特色。这二者的结合,带来的不仅是视觉和心灵上的双重享受,是当代水墨大师和传统非遗技艺的一场跨界融合,更是沉淀千年的云锦工艺在当代的创新与突破。

  《雷峰夕照》高0.77米宽1.81米的规格在云锦的制作工艺中是非常大体量的作品。总共用到1800根经线,是通过两个900根经线的桃花绷子挑花结本后,再运用拼花工艺,拼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原作的色彩高达200多种,云锦由于工艺限制,通常工笔主题的作品颜色在8-9个左右。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出原作丰富多变的色彩和层次感,云锦大师们将色彩提升至工艺的极限——20多种。200多种颜色的庞大色系要精简成20多种,首先面临的就是一份复杂、枯燥却精细的活儿——合并规整相似颜色。在前期准备和意匠图的构思上,3位经验老道的匠人师傅花费了3个月才得以完成。

  《雷锋夕照》虽然色彩浓郁,但水墨写意的风格不会给人厚重的感觉。如何让质地厚实的云锦不显“”,是云锦大师们遇到的一大难题。此外,云锦由金线钩边,再通过往里面填充色块的独特织造方式在《雷峰夕照》原稿前又遇到了不小的麻烦。原稿中没法分割出完整的色块,也没有可勾画的线条,都是独立的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师们按照像素的排列规律,创新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即运用点阵的方式计算不规则色块的大小和密度。而这种方式可以精准掌握丝线的疏密关系,由此,织品过于厚重的这个难题也一并迎刃而解。

  此外,《雷峰夕照》不是传统对称和连续花样,所以不能只挑一个基本单位,再进行倒花,克隆出其他单元,只能一个单元一个单元挑,所以会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是工笔作品的近乎4倍。

  宋锦《曲院风荷

  在前期商讨每一幅作品采用的工艺时,以宋锦的方式呈现《曲院风荷》可以说是毫无悬念,一锤定音。古朴典雅、质地轻薄、精致细腻的宋锦可以很好地表达出《曲院风荷》的意蕴清雅和剔透笔墨。

  宋锦的提花织机门幅大概近60厘米,比此次要做的织品规格小,所以改造织机,扩宽门幅是首先要克服的工艺问题。

  为了在宋锦上完美还原《曲院风荷》的风雅。宋锦大师钱小萍在前期的意匠图构思上,可谓费尽了心思。小到每一个点,每一种颜色,每个色块密度,每一条丝线深浅……都要几经揣摩、研究、推敲。

  宋锦的织造结构复杂,采用经线纬线同时显现花纹和地纹的组织结构,横向应用彩纬抛道换色,所以一旦有一根丝线错位,就只能全部推翻重来。因此,前期的意匠图就类似大脑的最高指令图,决定着整件作品的成败。

  精益求精的宋锦大师钱小萍为了找到最佳的织物表现形式,根据《曲院风荷》原作的构图、形态、色彩、意境,不断推翻原有的想法,耗时半年多,编排了不下四十种组织结构形式,打了四十多个小样才最终找到满意的呈现效果。丝线的色彩也由开始的21种提升至了23种,很多颜色甚至要提前去染厂特制。在织造的时候,颜色间还会相互渗透,不放大肉眼根本看不清的一块很小的地方,里面都可能有3-4种颜色互相渗透编织。

  丝毯《牡丹

  陈家泠浓墨重彩的《牡丹》采用的是丝毯工艺,手工编织的丝毯被誉为“东方软浮雕”,需要经过二十多道传统工序打磨才能完成一幅精美的丝毯作品。

  《牡丹》原画中,运用了浓墨、淡墨、焦墨、飞白等各种绘画技巧,这些墨线的粗细、水墨深浅不一地晕染效果都要在意匠图中显现出来。丝毯作品中,仅仅一朵牡丹颜色就多达十五种,哪怕一朵小小的花芯,都会用到至少四种色线进行点缀,且透过不同的层次体现,让颜色过渡自然,每一个细节最少有三个层次,最多有五个层次。作品的分色、匀色、挑色、套色都要非常精致,一步都不能出错,这样才能完美呈现整个作品的风格。

  丝毯匠人们将不同颜色的丝线穿过茎线,再将丝线往外用力一拉,丝线就在茎线上打了一个紧实的结,这称之为“栓穗”,然后再是“过纬”“砍头”等工序。

  由于丝毯特殊的制作工艺,掌握需要循序渐进,所以对操作要求极高。需要从十几岁就开始织地毯打基础,十年过后才能正式开始学习丝毯的织造方式。

  《牡丹》丝毯作品是由三十个拥有三十多年丝毯织造经验的匠人师傅携手完成的。他们的大半辈子都醉心于丝毯工艺的研究和织造中,参与过人民大会堂、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等重大场合和场所的所有装饰性丝毯织物的编织。无论是人物、动物、还是山水花鸟都驾轻就熟。

  缂丝《清荷

  说到此次展览规格最大的两幅作品,一幅是乱针绣《梁家河可美了》,另一幅就是缂丝《三潭印月》。超大的作品规格以及运用“织中之圣”的缂丝技法来表现,《三潭印月》在此次展览中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

  《三潭印月》作为“西湖第一胜境”,甚至被当作人民币一元纸币的背面盛景,可见其在我国风景名胜中占据的重要标志作用,更在中外游客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如何将世人熟知的名景通过缂丝方式创新表达?成为了首要难题。这次,缂丝大师们决定进行一次冒险,运用了一种实验性的创新技法改变缂丝原本紧密的组织结构,创新出了一种全新的水波纹肌理。

  在仔细分析了《三潭印月》原作后,缂丝大师们发现除了塔腹中空的三座石塔和倒影外,画面的五分之四都是澄蓝的湖水。这么大块面积如果只用通经断纬的传统缂丝技法,单纯透过丝线颜色来体现太过呆板,也显示不出缂丝的独特魅力。在反复钻研之后,缂丝大师们决定用传统挑经显纬的细腻手法表现三座石塔和月下的湖中倒影,剩下的大面积湖水通过调节丝线的疏密、粗细,做成镂空的水波纹肌理。中密外疏,半实半空,形成鲜明对比,既有缂丝传统技法的精致表达,又有缂丝技艺创造材质的精彩演绎。完美地再现了三潭印月“湖中有深潭,明月印水渊,石塔来相照,一十八月圆”的奇异景致。

  此外,陈家泠最拿手的荷花主题代表作《清荷》也由缂丝技艺完美呈现。缂丝的细腻精致将荷花的简约空灵体现得淋漓尽致,是高度提炼后的现代艺术佳作,更是符合当代审美追求的又一次具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