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总局打假网络交易遭淘宝小二质疑

28.01.2015  16:08

总局回应:抽检就是要找问题

针对工商总局日前发布的《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昨天,有个80后的淘宝运营小二给工商总局网络监管司刘红亮司长写了封公开信,表示工商总局的这份报告不仅抽样太少、逻辑混乱,还存在程序违规问题。

工商总局出台的这份抽样报告显示,2014年8月至10月,国家工商总局网监司委托中国消费者协会开展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共完成92个批次的样品采样,其中,淘宝网样本51个,正品率为37.25%。京东商城、天猫、1号店的样本数量分别为20个、7个和10个,正品率分别为90%、85.71%和80%。聚美优品的3个样本均为正品;中关村电子商城的1个样本为非正品,正品率0%。

淘宝小二的公开信指出,“贵司此次共抽检了92批次商品。某电商只抽查了1件,得出了正品率为0的结论。另一家电商只抽查了3件,得出正品率100%的结论。而在淘宝网上一共抽检了51件商品,得出了淘宝仅37%的正品率,也就是63%的售假率。可是,淘宝日均在线商品总量超过10亿件。

此外,针对工商总局报告中把非授权商品定义为非正品的行为,该公开信亦认为对广大商家极不公平,“非授权渠道不等于非正品。因为,不是所有的品牌都拥有从出厂到销售最后一环的完整授权体系。

工商总局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司副司长杨洪丰昨天下午回应淘宝小二的质疑,称本次抽检委托第三方进行,目的就是要找问题,并不是为了反映整个市场、网购领域的质量有多差,而仅仅是一个抽检结果,不能过度解读。

关于非正品与假货的问题,杨洪丰称,非正品不等于假冒伪劣,不是一个概念,这个很明确。此前的抽查所公布的为“非正品”,并非“假冒伪劣”,非正品包括假冒伪劣商品、翻新产品、非授权正规渠道、含量与宣传不符产品,无3C认证产品、非中国大陆地区官方正品、不符合消费者使用说明化妆品中的标签说明产品等等。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邬愉波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