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三举措切实抓好育人工作

07.04.2016  18:10

一是建设三个校园,实现环境育人。持续优化校园环境,强化学校管理,建设三个校园,让学校成为师生的学园、家园、乐园。加强防范,积极打造“平安校园”。全面实施校园安全风险防范工程,建立“11530”安全教育、“一周安全提示”等学校安管机制,认真开展“学校安全月”系列活动,做好学生接送车管理,实施“一校一策”治堵方案,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确保不发生重大校园安全事故。加快建设,努力打造“美丽校园”。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建三所学校,开展学校塑胶操场建设,实现校园直饮水全覆盖。全面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工作,改善学校及周边环境卫生面貌,使校园环境整洁、整齐,校园周边美化、美观,积极营造绿树成荫、景色宜人的校园环境。加紧实施,精心打造“文化校园”。确定“文化建设年”的工作主题,出台《嵊州市推进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意见》。重点抓好五大特色教育,深化“一校一品、一生一特长”建设工程,健全特色教育培育机制,开展学校特色项目、特色学校评估认定。推进校园时政宣传栏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入校园文化之中。

二是抓好三支队伍,实现全员育人。高度重视队伍建设,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努力打造三支育人队伍,实现全员育人。打造班主任队伍。完善管理制度,坚持择优上岗,选聘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重视学习培训,通过“带出去,请进来”的工作策略和评比表彰、组织培训等形式,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打造团队干部队伍。健全团队的组织机构,加强中学团校建设。经常性地召开团队干部专题会议,组织团队干部学习《队章》、《团章》,通过以会代培、研训结合的形式,增强团队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打造德育导师队伍。推行德育导师制,开展“2+1”结对帮扶制度,精心挑选优秀教师担任导师。拓宽导师内涵,在做好对学生实施学业导师、特长导师等工作的同时,重点加强以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困生、家庭经济困难为主要对象的情感导师工作。加强导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心理辅导、卫生保健、安全防范等方面的学习培训和认证工作。

三是丰富三项举措,实现全面育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学校管理各环节。完善育人网络体系。着力优化学校、家庭与社会三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加强家校联系,成立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搭建家校联系平台,广泛做好家访工作。积极发挥少先队、共青团、关工委作用,开展励志、习惯、生命教育;实行德育管理“一周一评析”,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建立德育工作例会制,实施快乐住校工程。注重督导考核,建立科学完善的学校综合评价体系,把德育工作作为办学水平评估的重要内容,认真开展考核。建立联动机制,邀请公安干警、医务人员与“红十字”、“关工委”同志开展反邪教、法制、健康、救护知识与孝敬教育等宣传教育。探索德育创新,积极引导学校尝试“互联网+德育”,发挥新媒体的育人正能量。强化课堂育人功能。加快优质教育品牌辐射,促进教育均衡化。组建4个名校教育集团、4个跨行政区域管理模式、11个城乡教育共同体。深化课程改革,抓好课程建设,丰富育人资源,重点抓好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地方课程,认真用好省级地方教材。教师立足课堂,在学科教学中积极渗透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加强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发动全市中小学订好用好省编地方教材,落实课时、师资、经费、场地,结合德育课程、团队活动、综合实践,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化活动育人内涵。德育活动系列化,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组织开展系列化德育活动,每年确定一个德育主题,从2012学年起,先后开展“严校纪、正校风、促学风”“拥美丽梦想,塑幸福人生”“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争做遵纪守法好公民;争做品学兼优好学生;争做自强自立好孩子”主题教育活动。全市中小学以班会、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征文、演讲等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多样化,围绕特色教育,深入开展“五水共治”《大禹纪念歌》传唱等专题活动,实施德育管理“一周一评析”,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体艺教育规范化,推进体艺“2+1”工程,以赛促练,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