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他家的黄桃论个卖

02.09.2015  12:47

  走进嵊州市三界镇沈湖村范洋自然村的一处黄桃果园,楼吉飞和妻子正忙着采摘成熟的锦绣黄桃。“我家桃子现在不用拿到市场上,就在家里论个卖,每个能卖到5元呢,既省心又省力,而且这几天预订电话不断,自驾车游客也很多。”楼吉飞开心地告诉我们。

  在桃园里,我们还遇到了来自绍兴、杭州的近20位自驾游客,他们一边采摘桃子一边品尝。一位陈姓游客说,桃子虽然有些小贵,但个头大、口味甜,还是物有所值的。

  楼吉飞是沈湖村范洋自然村人,10年前,他毕业于浙江机械工业学校,曾经在杭州、宁波工作,受单位派遣去过陕西,管项目,当经理,还娶了个重庆姑娘。妻子医学院毕业,有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在同村人看来,楼吉飞应该知足了,但从小对农业充满兴趣的他,却不愿过按部就班的生活,总想回乡干一番自己的事业。

  2005年,楼吉飞和妻子回到村里当起了“农二代”,承包了离村约1公里、一个土名叫“凤尖山”的荒山。近1年的辛勤开垦整理后,夫妻俩在这里种上了杨梅、樱桃、锦绣黄桃等果树。为让果树高产高效,楼吉飞经常到一些水果种植大户那里取经学技术。冬季,他对果树整枝修杈,增施猪粪等土杂肥;春季,他疏花疏果,每只果子都作套袋处理,以免受高温暴晒、农药污染,让果子成为名副其实的无公害绿色果品。

  为拓宽销售渠道,楼吉飞注册了“三老爷”商标,并在每只包装箱上贴上二维码,顾客购买时用手机扫一下,就可以获知桃子产地、品种、生产标准、种植者等信息,实现对桃子的源头追溯。同时,他还通过微信、微博、淘宝网等平台推销自家产品,吸引各地游客观光采摘。

  “我从没为桃子的销售发过愁,每天都有人来这里采摘。”楼吉飞说,最多的一天能销售桃子300多箱,每年光黄桃收入就有10多万元。

  “果园面积太小,水果不够大家采摘啊。”楼吉飞满怀信心地说,只要品质好,就不愁销路。接下去他要扩大种植面积,种上更多的新品种水果。(嵊州市农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