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50岁后应每年做一次前列腺健康检查

12.05.2016  07:28

浙江的老百姓不出国门,就能享受到德国顶尖泌尿外科专家的会诊,现在已不是天方夜谭。昨天在树兰(杭州)医院,院长叶再元教授与德国基尔大学弗伦斯堡Diakonissen医院的Tillmann Loch教授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中德前列腺健康中心工作室正式在树兰医院成立、人工智能超声CT将逐步在树兰医院开展、Tillmann Loch教授被聘请为“树兰会诊-iMDT”国际泌尿外科会诊中心主要会诊专家。

人工智能超声CT

可提高前列腺癌检出率

当我们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身体的肿瘤时,想要确定它是良性还是恶性时,最常见的判断手法就是获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例如穿刺。不过,这招对男性前列腺却不好用。

依照目前常用的技术,要做前列腺穿刺患者必须得挨上12针,而非1针。谢立平教授解释,与其他脏器的癌症不同,前列腺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肿瘤。科学家曾将同一个病人的前列腺癌手术切除标本中的前列腺癌细胞植入到小鼠身上,发现癌细胞呈现出三种情况:不生长、生长但不转移、既生长也转移。因此,对前列腺无法进行靶向穿刺,只能进行系统穿刺。

系统12针穿刺不仅针数多,更关键的是依旧会出现漏诊。从浙大一院的统计数据来看,系统穿刺的前列腺癌检出率只有35%左右,不过,即将在树兰医院开展的人工智能超声CT引导下的前列腺靶向穿刺,能在减少穿刺针数的基础上大大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人工智能超声CT是通过采集经直肠超声图像,将图像发到德国人工智能超声CT分析中心,经过基于病理诊断的大数据分析后标注前列腺癌的可能区域,再将结果发回给国内的泌尿外科医生,医生可以根据结果评估穿刺的必要性,指导靶向穿刺,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又提高了前列腺癌的检出率。”谢立平教授说,“人工智能超声CT引导下的靶向穿刺能将前列腺癌的检出率提高到50%左右,穿刺针数减少到5-6针。

50岁以上男性

应重视前列腺健康检查

由于早期前列腺癌通常没有症状,因此病人很难自己发现早期前列腺癌,很有可能因此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为了尽早发现前列腺癌,谢立平教授建议,50岁以上的男性应每年去泌尿外科门诊做一次前列腺健康检查。对于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应该从45岁开始每年进行一次检查。

直肠指检和PSA检查,是目前公认的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最佳的初筛方法。谢立平教授提醒,正常PSA数值应该小于4ng/ml,如果大于4ng/ml,尤其是大于10ng/ml,患前列腺癌的风险增加,则需要影像学检查和前列腺活穿来明确诊断。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纪含羽 通讯员 邹芸        编辑: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