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菏泽擦亮“戏曲之乡”品牌

21.12.2016  19:35

  地处鲁西南的菏泽是山东有名的“戏窝子”,有大弦子戏、大平调、两夹弦等9个剧种。在目前山东有专业剧团的地方戏剧种中,菏泽的剧种数量占了一半以上。近年来,为推动地方戏曲的保护与振兴,在国家有关戏曲传承发展的政策支持下,菏泽市各级主管部门、文艺院团、艺术院校等联合发力,通过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和丰富艺术实践,擦亮“戏曲之乡”品牌,也带来了地方戏曲发展的新样貌、新变化。

  从“老三多”到“新三多

  提起菏泽地方戏,剧团多、剧种多、知名演员多是不少人脑海中的直观印象。早在元、明时期,菏泽地区各类戏班就超过200个,当地不乏规模不等的演出场所。现今菏泽仍有专业院团11家、民营剧团139家。在当地观众眼中,如今又出现了“新三多”现象,就是各类艺术院团新创作剧目多、重大演出活动多、院团惠民场次多。

  菏泽市文广新局局长陈庆勇介绍,近年来,菏泽创排的新剧目涉及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现实题材、古代题材及传统戏整理改编等多种类型,其中多部剧目获政府资助并参加全国会演,如山东梆子动漫舞台剧《跑旱船》参加了文化部组织的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山东梆子《南下》获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等。

  剧目创作的繁荣得益于实实在在的激励举措。菏泽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菏泽市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实施意见》规定,如果县(区)新创一个剧目,县(区)财政补助20万元,市院团新创一个剧目,市财政奖励50万元,剧目若获不同层次奖项,财政再给予相应额度的配套资助,这也成为菏泽推动创作、繁荣演出的一个保障因素。

  菏泽市定陶区两夹弦非遗保护传承中心自2010年始,坚持每年打造1至2部小戏,已相继推出了《爱心家园》《闹亲家》等剧目,并于2015年首演了以当地历史名人范蠡为题材的大型两夹弦历史剧《春秋商圣》。“以往,投入如此多的物力、财力想都不敢想,现在可以通过非遗专项基金、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等渠道获得支持,只要有好的作品,立上舞台并不难。”该中心主任侯彦丽说。

  条件好了,“包袱”少了

  12月9日,菏泽市戏剧院枣梆剧团60余名演职人员来到该市黄安镇徐垓村演出。剧团演员户庆如介绍,每年农闲时是剧团送戏下乡最繁忙的时候,此次剧团已在外演出1个多月,每次下乡,演员们都要自带锅碗瓢盆,与村民同吃同住。“以前,单凭演出收入远远不够剧团人员开销,团里好多人选择了另谋生路。相关政策出台之后,演出虽忙,但工资收入都有保障。”户庆如谈到,近年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剧团条件越来越好了。

  “去年以前,我们还在露天大厅排练,区文化局整体搬迁后,留下的老楼经过整修,成了我们新的排练和办公场地。”侯彦丽说。在优化硬件的同时,一些长效政策也成了两夹弦非遗保护传承中心的工作人员的“定心丸”。现阶段,该中心享受每年300场、总计30万元的政府购买补助,每人每年还有4万元财政补贴,中心人员通过非遗项目申请、艺术基金申报等也可获取扶持。“今年,菏泽艺校毕业的一批小学员来到剧团跟团实习,剧团安排专门演员对他们进行辅导,这样一来,也陆续培养了两夹弦的后备演出力量。”侯彦丽说。

  体制机制不活、人员老化、艺术创作资金不足等,曾是制约戏曲院团长效发展的大问题。菏泽市通过盘活各方资源,为文艺院团发展“架桥铺路”,条件好了,戏曲从业者自然“包袱”也就少了。

  交流合作出人出戏

  在地方戏保护发展整体向好的同时,实际困难仍然存在。谈及基层院团当下的发展状况,侯彦丽认为,编剧、导演等主创人才匮乏,缺乏固定的演出场所,新编剧目巡演成本较高等问题依然不容忽视。

  “戏曲表演的高度综合性、人才成材率低等因素,使得这个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整体缺乏吸引力。”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院长徐向东认为,在国家大力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利好政策下,结合地域特点研究发展对策、深入生活出人出戏是推动当下戏曲发展必不可少的路径。

  山东省菏泽艺术学校是一所培养戏曲、舞蹈、美术等专门人才的艺术学校,曾为柳子戏、两夹弦等山东地方剧种输送了大批后备人才。在菏泽市财政的支持下,学校不仅为戏曲专业的学生免去了学费,每人每年还享受1万元的补助,学生毕业后择优充实到市、县(区)演出团体。该校负责人刘超介绍,戏曲专业学生在基本功、武功等课程外,到了高年级接触到的山东梆子、大平调等剧种,均从当地剧团聘请专业演员授课。

  除学校与院团合作外,寻求高层次的交流在菏泽也渐成常态。12月1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山东省艺术研究创作基地”授牌仪式在菏泽市定陶区两夹弦非遗保护传承中心举行。这个由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发起的合作项目,正是为了解决基层艺术院团发展中剧目缺乏、人才不足等问题。接过牌子的那一刻,侯彦丽激动地说:“两夹弦终于有了‘智囊团’。”而此前,也是通过类似的合作模式,当地濒危剧种大弦子戏得到了恢复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