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为繁荣文艺凝聚青春力量

18.11.2016  13:03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代诗人赵翼的诗句,表达了文学领域新老交替的规律。近年来,山东文艺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批美术、戏曲等精品得以涌现,青年人才的作品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而青春涌动的背后,是山东各级党委政府出台的系列利好政策和举措在规划、引领。

  深入生活是必修课

  10月25日,太行山腹地、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镇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山东青年美术人才研修班的学员们。在这里,45位山东籍青年美术人才在老艺术家的指导下,进行了为期10天的采风写生。“对于风景油画而言,面对大山写生与闭门造车完全是两个感觉。”山东美术馆青年画家文瑞表示,如此长时间的采风写生还是头一次,自己一定珍惜机会,多向指导老师和同学学习,在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

  2014年以来,山东各地从繁荣发展文艺事业的角度出发,出台了多项支持青年人才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举措。2015年6月,山东省文化厅印发《关于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采风创作的工作意见》,提出深入生活采风要作为青年文艺工作者的必修课,要有采风计划和创作目标。

  在山东省京剧院,送戏下乡的舞台如今成了青年演员“争抢”的对象。山东省京剧院院长郑少华说,年轻演员都想通过与群众面对面的机会锻炼自己,提高表演技能。

  “艺术生命周期规律要求文化部门要为青年人才提供更多机会。”山东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张东林说,深入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对于青年文艺工作者而言,常年扎根基层有助于在艺术生涯开始便打牢基础,让作品接地气、有人气。

  学习舞台越来越宽广

  高素质文艺人才是文艺繁荣的必要保证。如今在山东,青年文艺人才学习、发展的舞台越来越宽广,从培训讲座到名师传艺、展演展示的平台逐渐搭建起来。

  今年9月,由山东省委宣传部和省文化厅联合举办的山东戏曲青年名家展演举办。来自全省7个剧种的13位青年戏曲人才依次登台亮相,接受专家和观众的评审。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的青年演员刘莉莉说,展演对青年演员来说是“激励我们更上一层楼”的机会,“搭建这样一个平台,既能够对自己进行严格要求,又能看到同辈们的努力状况,让我们有一个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不光是综合性展演舞台,专业性较强的分组培训在山东也屡见不鲜。

  3月至4月,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吕剧《姊妹易嫁》青年人才表演培训班在济南举行。山东省吕剧院院长蒋庆鹏介绍,作为山东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吕剧目前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青年军”力量不足是最大短板,这也是培训班举办的初衷。

  培训期间,吕剧的老一辈艺术家悉数到场指导,毫无保留地给予青年演员指导。“艺无止境。”东营市广饶县吕剧艺术中心青年演员崔海波用4个字概括参训的最大感受。“通过学习,在发声、唱腔、身段上有很大改观。老师告诉我,舞台上每一个小锣、每一鼓键子都不能浪费。”崔海波说,培训期间,老师们口传心授,讲解戏剧背后的潜台词,让他不光明白了“是什么”,更明白了为什么这样演。

  近几年,山东高度重视青年艺术人才培养工作,在全省组织实施了“艺术英才培育工程”,以促进戏曲事业长远发展。山东省文化厅等单位还先后组织举办了戏曲音乐创作、表演等不同艺术岗位的近20个高研班、培训班,同时支持青年演员拜名家为师,鼓励年轻演员到知名艺术高校进修学习。

  校地联合成发展方向

  多年来,由于进人机制限制等原因,一些文艺单位在选人用人方面缺乏自主权,专业特长好的演员因为文化课考试被卡是常有的事。这种情况未来在山东有望得到缓解。

  今年初印发的《中共山东省委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山东将实施舞台艺术繁荣发展推进工程。通过建立“优秀保留剧目名录”“剧本共享平台”,建设地方戏曲振兴发展示范区和人才培养基地,开展校园戏曲通识教育等方式,逐步建立起管理规范、运行科学、保障有力的戏曲艺术传承发展新机制。

  在地方戏种类丰富的菏泽市,为破解剧团“人才荒”,当地探索以菏泽艺术学校为依托建立人才培养机制。菏泽市财政每年给予学校戏曲学员一万元补助,并配备20多位戏曲名家担任老师。现在,菏泽艺术学校戏曲专业已成为热门专业,每年有约60名适龄学生入校学习戏曲,很多毕业生成为山东各戏曲院团的骨干。

  为给山东美术事业注入创新力量,山东美术馆联合教育部门于2014年启动“青未了——山东省高等学校美术院系应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参展对象为山东高校的美术毕业生。通过3年努力,山东一大批青年美术人才得以被社会认知,成为齐鲁美术创作的新秀力量。

  “繁荣文艺事业,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年轻人的参与。”山东省文化厅厅长王磊说,艺术人才的成长需要成体系的配套激励措施。文化部门要做的是搭建平台,做好服务工作,发挥青年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文艺舞台涌动青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