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博这个展,告诉你浙江历史上的善人善举

06.09.2018  15:15

  《后汉书》卷四十二《光武十王传·东平宪王苍传》:“日者问东平王,处家何等最乐,王言为善最乐”。

  为善最乐,说的是做善事是最快乐的。

  9月5日,第三个中华慈善日之际,“为善最乐:浙江近代慈善文物文献展”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二层临展厅内开展,以文物与文献为载体,从个体、组织、官民合作等多个角度进行梳理,为观众勾勒和呈现晚近变局中的浙江慈善。

  浙江有着悠久慈善传统,春秋以来,历朝历代都留下了不少慈善史迹,追寻这些史迹,在90件文物中,我们可以看到个人、群体、慈善组织和官方机构在浙江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这里既有以吴越钱氏、浦江郑氏和永康芝英义庄等为代表的宗族慈善,也涌现出陈龙正、丁丙、经元善等慈善人物,还有清代以来逐渐遍及浙江各地的善会善堂和中国红十字会、华洋义赈会、世界红卍字会在浙所办慈善事业等。

  这是浙江地区的慈善史,也是每个慈善人的慈善日。在这里,你也可以找到不少人们熟悉的历史人物和他们的善举。展厅里有一幅来自青州市博物馆的明代所绘范仲淹画像,范仲淹是大家所熟知的北宋时期政治家和文学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在杭州做官,并为百姓做了不少善事。据史料记载,皇佑二年时曾发生一次大饥荒,当时范仲淹在杭州为官,他调发国家仓库粮食,募集民间所存的钱物来赈济灾民。同时通过兴建木土工程为灾民创造工作机会,“以工代赈”,既赈济了饥荒,又趁荒年与民兴利。

  还有与文澜阁颇有渊源的丁申、丁丙兄弟,太平天国战争期间他们组织人抢救《四库全书》。战争结束后,丁丙又以总董身份和胡雪岩、应宝时等人惨淡经营育婴堂、普济堂、同善堂,以及由迁善所、三仓、粥厂、保甲局、粮仓、丐厂、义渡局、掩埋局等慈善组织组成的“杭州善举联合体”。在此期间,还主持重修文澜阁、白苏二公祠、拱宸桥等,在恢复和稳定杭州秩序以及保存文化方面作出了显著贡献。

  随着社会发展,养老领域越来越为人关注,大家或许不知道,在几百年前的清代,老人也是备受社会关爱的。展览现场的一块皇帝御赐养老银牌,来自清嘉庆元年。原来,清朝重视养老事业,康熙时始举办“千叟宴”。嘉庆元年(1796年),嘉庆皇帝奉太上皇帝再次举办“千叟宴”,并向七十岁以上者发放养老银牌,展出的这块银牌重十两,凭借这块银牌,老人可以在官府兑换米粮,相当于国家给的养老福利。

  除了文物和文献,展览还通过影像资料、模拟场景等多种形式展现“为善最乐”的精神。其中有两段视频难得一见,一段是1946年杜月笙为救济苏北水灾组织选美比赛的视频,一段是上海嘉定育婴堂里的实景视频,通过这些黑白的画面,观众可以直观了解不同时代的善人善举。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2月21日,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走进展厅,感受慈善精神的传承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