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地质勘查局系统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技术比武活动侧记

11.01.2017  20:02

  “天目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这是唐朝诗人李白当年描述绍兴新昌雄伟壮观的天姥山的精彩诗篇。今天,这里虽然没有战场上的硝烟,却有着和战场一样的雄伟气势;今天,这里虽然不是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华山论剑”,却正在进行着一场展示自我的擂台赛。

  ——题记

  沙场演兵重装上阵,一决高下共同提升。为进一步提升浙江省地质勘查局系统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水平,2016年底,浙江局在绍兴市新昌县举行了历时4天的首届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技术比武。来自全局9个单位、经过层层选拔的36名优秀参赛选手不言苦、不言败、不放弃,用高昂的士气书写着敢打必胜的决心,在团结协作中锤炼着永不言败的钢铁意志,在挥汗如雨间铸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地勘铁军。

  紧贴实际 务求实效

  这里没有隆重的开幕式,只有简单的报到手续;这里的夜空繁星闪烁,寂静无声。考场中参赛队员有的低头沉思,有的奋笔疾书,耳朵里听到的只有写字的沙沙声和稍显急促的呼吸声。这只是比武的一个缩影,紧贴实际、追求时效、崇尚节俭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活动的点点滴滴。

  公平公正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出现。如何让地灾应急调查技术比武更贴近实战、公平公正,组委会绞尽了脑汁。最终他们打破传统思维,邀请了局系统外的专家担任比武专家组主任,并邀请知名教授进行滑坡治理授课,实行参赛队员和专家组双向现场调查,保证了比赛的公平性;在设计比武内容上,以考验参赛选手能力素质为目的,分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理论测试和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两个部分,后者包括应急响应、野外应急调查、应急调查报告编制等环节,做到了理论与实际无缝对接。同时,比赛还引入了无人机航拍技术,有效地探索了新的技术在地灾应急调查中的应用,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地灾应急调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比武期间,地质专业出身的徐刚副局长亲临野外应急调查现场指导,在实地查看了陈家山村滑坡现状后说:“此次野外比武应急调查区具有浙东玄武岩台地的典型地貌特征,从现场实际来看,该滑坡长期以来一直有蠕滑的现象,建筑物变形迹象明显……组委会选择的很具有代表性、现实性、指导性。”真是“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副院长、总工程师、技术比武专家组主任赵建康作技术点评时说:“整个赛事紧贴实际,成效明显。赛场上气氛紧张而有序,纪律严明,体现了地勘队伍的良好职业素养。参赛选手沉着应战,熟练完成野外调查,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过硬的技术水平。

  为进一步提升本次比武的成效,组委会还特意在总结会上安排了一堂让人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的授课,特邀浙江大学防灾工程研究所所长尚岳全教授作“陈家山滑坡防治思考”专题讲座,对本次比武的地质灾害点进行详细介绍和成因机理分析。队员们纷纷表示:“这不仅仅是一次一较高下的比武,更是一处比学赶帮、解疑答惑、激励斗志的课堂,各项目设计严谨、规程严格,过程透明,让我们看到了自身的差距。真心希望这类竞赛可以多组织一些。

  实战演练 彰显真功

  “11月28日凌晨,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新昌县澄潭镇陈家山村一带发生地质灾害险情,造成人员伤亡,请单位紧急派员前往进行应急调查……”接到紧急“通知”后,各单位应急调查负责人果断下达指令:立即启动地灾应急调查预案。一辆辆地灾应急调查车辆火速驶向事发地,野外应急调查正式拉开序幕。

  突出实战特色,创新演练模式。为了使整个演练更具针对性、操作性和实用性,此次演练在未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各单位直接参与到演练中,检验了应急响应能力。

  “细节决定成败。”当参赛队员磨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时,一次战前的应急装备检查也已在悄无声息地展开,劳动防护装备、应急调查设备、应急救援用品……有的参赛队员因未携带一个小小的手电筒被扣分。这让大家感到惊讶。赛场如战场,有时一个小小的细节便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甚至是人身伤亡。正是基于对生命的敬畏,组委会在设计实践环节上,注重细节、精益求精,力争以演练的模拟避免实战的遗憾!

  “科技应用于减灾不再是一句空话。”首次用于比武现场的无人机用明亮的“眼睛”忠实地反映着整个野外调查的实景,将现场情况通过图像数据传输及时反馈给指挥人员,为整个比武过程提供准确数据。同时,无人机对野外现场进行反复搜索,一旦发现有人员受伤,会及时协同救援人员实施营救,为整个比武提供了安全保障。

  “这次比武和以往有所不同,过去是以各自为中心,未开展单位协同作战。此次比赛特别是无人机的应用,使比武实现了全方位的展示,大家同场竞技,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只有竞赛不走过场,真正到救援的时候才有真功夫。”周艳副局长在现场观看无人机拍摄展示时说。

  地勘精神 薪火相传

  翻开本届技术比武的花名册,选手们的出生年月引人瞩目——80后、90后比比皆是,年轻人成了参赛的主力军。青年职工开始在比武大赛的赛场上接受锤炼、茁壮成长。

  组委会介绍,在组织此次比武时就着眼于青年职工,特别是高学历的一线青年职工,大批青年职工踊跃参赛,主动接受磨炼,自觉奋发成长,对于技术的传承和创新、效率的提高乃至飞跃,无疑具有很好地推动作用。

  成绩背后总是交织着艰辛和汗水,荣誉背后肩负的是责任和义务,比武既是一次业务的交流与提升,更是一种地勘精神的传承。

  寒风、饥饿、煎熬、执着,一路飞奔,一路坚持,这是毅力的绽放,这是责任的坚守。比武中,选手们日旰忘餐,在崎岖的山路上未曾停歇。各参赛队克服比赛时间紧、滑坡体范围大、调查任务重的困难,发挥团队精神,全心投入,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比武任务。

  “这样大强度的比武以前虽然从未接触过,但无疑更加贴近实战。”参加完野外地质调查的男参赛队员们深有感触。

  参赛的3位姑娘也不甘示弱,行走速度和工作质量丝毫不输男队友,有的还担任了队长,队友开玩笑地叫着“女汉子”,真可谓:巾帼何须让须眉,敢同日月争光辉。

  一天的野外地质调查结束了,参赛队员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看着他们,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一支技术精湛、本领过硬、作风顽强的地灾应急调查队伍,一定能在“两富”、“两美”浙江建设中撑起一片天。

  “组织技术比武不仅是提高业务技能的需要,更是对地质传统精神的传承和发扬。通过地质技术比武,激发了广大职工学知识、练技能、提素质的热情,营造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有利于促进全局系统广大职工业务能力的全面提升。”在技术比武总结表彰会上,林天宁局长如此评价。

  践行责任 服务社会

  企业精神,乃担大任。一家成功的企业,并非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机器,具有崇高追求、敢于承担社会责任才是其不可或缺的价值理念。

  当前,浙江省自然灾害进入多发频发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地质灾害防治形势日益复杂严峻,各类事故灾难时有发生。如何更好地紧贴实际“脉搏”,提高应急调查能力,成为地勘单位履行职能、服务社会的新课题。

  据了解,此次比武邀请到了该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张金根、地质环境处处长孙乐玲及绍兴市、新昌县相关领导出任指导委员会成员。比武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指导和关心,他们还出席了表彰大会,为获奖单位和选手颁发了奖项。

  “关键时刻,要拉得出、顶得上、靠得住、战得胜。”这是林天宁局长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激励地勘人勇于追求卓越的动力和奋斗目标。在颁奖仪式上,他强调,地勘单位要勇当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力军。要配合国土资源部门做好地灾防治工作。苏村滑坡抢险救援已充分证明了地勘队伍是一支能在关键时刻积极作为、勇于担当的优秀队伍,得到了省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领导的批示肯定。全局上下要以领导的肯定为鞭策,清醒认识当前地灾防治工作的不足和问题,认真对待、切实解决,真正担当起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主力军的责任。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近年来,浙江省地勘局党委始终践行“坚守、奉献、诚信、和谐”的地勘价值观,自觉把地勘工作更加紧密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加主动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积极探索适应该省地质灾害防治需要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新举措和新手段,通过业务培训、技能竞赛、装备提升,加强地灾防治队伍的建设,不断提升应急处置保障能力;筹划组建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整合技术力量,发挥公益性职能;积极认真做好全省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摸清地质灾害现状,为政府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虽然局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技术比武已落下帷幕,但是,地勘铁军追求卓越的步伐永远不会停止。浙江地勘人一定会在努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壮大自己,并更好地担负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历史重任,为“两富”、“两美”浙江建设贡献浙江地勘人的一份力量!(转载自:中国国土资源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