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账户悟出大道理 成就操盘手一枚

04.03.2017  05:05

炒股有些经历的人都知道,一般人炒股大体上分为两类:一是进进出出、四处冲杀欲“骑马”;二是买了股票基本靠捂,尤其被套的,说什么都舍不得卖。

作为科班出身的杭州人——王亦人,自打大学开始就已经是一位股市投资者了,有过辉煌也有过悲剧,大体也是经历了上述两种体验,十余年下来,终于悟到了炒股的精髓,成为了一位稳健的操盘手和职业经理人。

初涉股市

多动症”导致颗粒无收

王亦人是杭商院投资经济专业出来的,1997年,大三期间因学院有这方面的实践需要,自己凑了些钱,拿着2万元杀入了股市。年轻、好动,加上初入市的兴奋,令他有些茫然。两年折腾下来,不仅没挣到钱,连这2万元也没了踪影。

1999年毕业,王亦人落脚在一家信用联社工作,但没多久就辞职和同学开了家投资公司,专心征战股市。但是,仅凭一腔热血如何能打出一片天地?可谓吃苦不记苦,最终,公司运作2年,以亏损关门而告终。

王亦人对自己的总结是:“刚入股市那段时间,太随着自己性子了,‘多动症’是亏钱的根本原因。

转换风格

小账户悟炒股精髓

公司关张后,王亦人潜心钻研股市,收获很大。

从2006年开始,王亦人在选股方面比较准,最看重的是业绩成长性,尤其是行业处于上升期或者新兴行业的,而小盘、重组也是他比较青睐的方向。如保利地产(600048)上市第一天20多元就买入了,涨到了200元(复权价)才出局;鑫富药业(现在的亿帆医药(002019))8元左右进场, 130元以上(复权价)清空。几番大获全胜之下,他五六万元的本金,最高值竟达到了一百余万元,战绩可谓无限辉煌。

然而,2008年的那波大熊市,没有进行止盈止损的他同样损失巨大。

股市的酸甜苦辣王亦人算是试了个遍。2009年开始,他进入了投资理念成熟期。坚持自己的选股理念,但不盲目持股,以波段操作为主,先后在凯恩股份、大族激光等个股上斩获颇丰。

但真正让他体会到股市投资精髓的却是一个6万元的小账户,这是成就他成为真正操盘手的关键。“因这个账户资金少,一般很少打理,研究觉得不错的票买上一些就放那里了,其他大账户清仓时,才会看一下这个户头里有没有。”正是这样一个无欲无求的心态,其前后在成飞集成、太平洋等多只个股上实现翻番收益,即便是经历了三次股灾,至2016年清仓,市值仍高达60多万。

转型私募领头人

看好四大投资机会

2015年底,王亦人毅然决定转型,与朋友再次组建成立阳光私募,自己成为合伙人之一,并亲自操盘。有了团队的帮助,王亦人在风险控制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一个人操作,坚持纪律往往很难,有时候难免会贪”。

据了解,其掌管的首个纯股票多头型(无杠杆)产品于2016年7月开始运作,在山东华恒、丹化科技、龙宇燃油等多只标的上收获颇丰,至2016年年底,仅用了半年时间,就获得了超过50%的收益,可谓初战告捷。

对于今年的股市机会,王亦人认为,不看好市场有大行情,但对结构性机会比较乐观。他指出,作为私募合伙人,现在投资股市不是追求高收益的时候,良好的心态和平稳增长才是紧要之处。至于具体的投资方向,他建议投资者可以着重关注国资改革、一带一路、二线蓝筹(业绩成长确定性强的标的)以及PPP主题。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        编辑: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