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小学招生“备考”时间还有三天 “家长面谈”聊点啥

15.04.2015  18:58

    民办小学招生面试。时报资料图

    家庭环境、育儿理念、生活细节都会涉及

    本周六,杭城民办小学全面启动招生工作。根据杭州市教育局公布的数据,今年杭城共有18所民办小学招生,计划招生近2800人,相比去年增加了300多人。今年,民办小学招生依旧火爆,不少学校预报名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招生计划,比如滨江区的杭二中白马湖学校,录取比例早已超10:1。而不少学校已直接停止了预报名。

    录取比例已经让家长心里打鼓,更让他们纠结的是学校还要“考家长”。

    今年民办小学招生

    普遍要“”家长

    记者了解到,从去年开始,不少民办小学除了解新生基本情况外,还邀请家长进校“考查”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到了今年,几乎每所民办小学都采用了这个模式。

    “学校都面谈什么,我的表现会不会影响孩子?”越来越多家长开始不淡定,他们就担心自己会不会拖孩子的后腿。

    “听说时代小学要面谈家长,不知道会谈些什么?我要提早准备些什么?”家长陈女生因为工作原因,很少能了解儿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她担心学校问起相关细节,自己答不上来。时报新生家长群里,一位企业老总,也在参加某民办小学的预报名后,隔三差五地到群里向其他家长打听面谈经验。

    家长“面谈”聊点啥

    记者提前摸底

    考虑到本周六“面谈”的严谨性,民办学校都不愿意透露更多细节。不过,记者还是帮家长摸了一些底。

    民办小学“”家长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直接由校方与家长面对面地聊,这也是家长最为担心的模式。其中,杭二中白马湖学校、娃哈哈双语学校、时代小学等学校都采用这种模式;另外一种则是校方给家长出“调查卷”,典型的代表有长江实验小学。

    长江实验小学去年给家长准备了两套“调查卷”,一套为客观题,由专业机构设置了家庭教育主题的选择题;另外一套为主观题,侧面了解家长的教育态度。今年,学校依然准备了相关的问卷调查,内容做了调整。其中一份是关于孩子零起点的调查,另外一份是科学育儿的客观选择题。

    前天,记者在杭二中白马湖学校,跟着家长王女士体验了一回“面谈”。“第一道程序就是看材料,户口所在地、住房证明、学历和职业等。”王女士说。除了材料审核外,老师还会问家长“家里谁带孩子?”“傍晚谁来接送孩子?”等细节问题。

    面谈中还有一个核心的环节,是由老师和家长面对面聊教育。“我们一组一共4户人家一起聊的。”王女士说,面谈老师提出一个话题:“孩子在三年的幼儿园生涯中,作为家长有什么感悟?”这个话题一看就是开放式的,没有标准的答案,但也考验家长对孩子的认识。

    “我听到有不少家长说,孩子三年下来,发现有语言方面的天赋,或者说数学方面比较强。说得都挺好的。”王女士说。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王燕 王贞颖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