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Boys电视处女作《小别离》的作者来自杭州

22.08.2015  17:55

专访鲁引弓:做个会讲现实题材故事的“暖男

杭州作家鲁引弓

他在一年多时间里写出10部作品,其中8部被影视圈买下拍摄权;由他去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小别离》改编的电视剧,将成为当红小鲜肉组合TFBoys的电视剧处女秀,黄磊和海清作绿叶;前天,他又带着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同学会》《笨男孩》《爱情课》等6部新作站在了上海书展最黄金的中央大厅,分享“这个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故事”的有趣话题。

他就是来自杭州的人气作家鲁引弓。引弓其实是笔名,原名鲁强的他原来是杭州知名媒体人,后来又去了红旗出版社,为好友马云出版了那本畅销一时的《马云内部讲话》;如今来到高校的他,除了担任浙江传媒学院戏剧影视研究院教授的身份之外,还有一个更让他回归文字本体的身份——作家。“其实上海书展我几乎每年都来,只不过最早是记者身份,后来是代表出版社,而如今,则是以作家。

媒体人转身成为

最会讲故事的作家

鲁引弓说,“引弓”其实是他名字强的偏旁,引而待发的意思。“当时我想了好多个笔名,后来因为编辑的一个疏忽,就直接变成了鲁引弓。”就和台湾最会讲故事的作家吴念真误打误撞的笔名由来一样,随缘的鲁强也开始用鲁引弓的名字初踏文坛,没想到第一部作品《小别离》,就让他在去年成为轰动上海书展最会讲故事的人。

在出发去上海书展的前一天下午,鲁引弓在文三路上东部软件园里的underline咖啡馆里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这是他喜欢的地方,与其说是个咖啡馆,倒不如说更像一个书房,一排排码得整齐的图书,成为鲁引弓最好的背景。“晚上的时候更空,我喜欢在这里发呆。

似乎作家都有爱泡咖啡馆的习惯,JK罗琳当年就在爱丁堡附近的咖啡馆里创作《哈利波特》,而曾经身处媒体高位的鲁引弓,不仅爱咖啡馆,也爱看充满童真的宫崎骏动画。

我特别喜欢《千与千寻》。宫崎骏的动画有一种魔力,他笔下的小孩永远有能量可以化解任何问题。”鲁引弓说,开始写作,才发现不能永远只用大人教条式的口吻,因为孩子们不喜欢刻板的提醒。于是他在写小说《放学路上》时,把这条短短的放学回家之路幻化成了唐僧取经之路。“中国式的家长们总是对孩子放学回家不放心,于是每天风雨不停地接送,可在校园被关了一天的孩子,却很想在回家路上与小伙伴放放风,于是这条路也就成了世界上最忧愁的路。我的视角,就是从突然有一天,学校提前放学了,孩子路上的见闻,就跟游戏闯关一样。” 温暖的文字永远具有价值

可是在这样一个文学受冷落的年代,处处谈的可能是股票,是创业,文字的价值又在哪里?“前不久,著名媒体人苗炜在离开他供职20年的《三联生活周刊》时说:‘现在写字没有台阶了’在我们圈子引起巨大震动。”是啊,在这个人人都可以发表意见的自媒体时代,写字的零门槛,似乎摧毁了专业文字工作者过往幸福而体面的生活,但鲁引弓却并不这么认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前年,他以玩票性质在17天里写出了15万字的长篇小说《小别离》。“没想到《小别离》发表后,半个月里竟然有有6家影视公司找上门来,要求买下影视版权,开价最低60万。

在《小别离》成功试水之后,鲁引弓便一发不可收拾。短短一年半时间内,他居然连续拿出10部10万字以上的作品,其中8部被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的影视公司买走了影视版权。价格,“够得上文字应该有的体面。”在鲁引弓看来,尽管这是一个文字泛滥、文学被边缘化的年代,但是从另一方面,人们又是如此渴望可以打动人心的好故事。“其实现在我们正赶上了文创产业大发展的年代,能讲好故事的剧本,大家都如饥似渴。

曾经有人问他,写作对他而言是熬鸡汤还是毒药?他笑着说“是熬自己的毒药。”但有意思的是,他的“毒药”,却是别人的鸡汤。“我希望我的故事能够暖心。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太辛苦了,每天下班回家,我希望读者不管是看我的书,还是看改编我小说的电视剧,都能开心地面对新的一天。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张玫 文 记者 姜胜利 摄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