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修理,为何要拆发动机?

10.03.2016  18:52


  前段时间,海盐县的李女士驾驶小轿车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而后在汽车修理中发生的事,让她原本不愉快的心情变得更糟糕。

  李女士的车是在海盐县沈荡镇的一家小型汽修店维修的。当天,汽修店老板陈某查看事故车辆后,认为车辆损毁并不严重,只需更换保险架、螺丝等零件即可。于是,李女士就放心离开了。但是,在修车过程中,陈某发现更换零件后,车辆依旧存在问题,于是擅自打开发动机进行维修。事后,李女士从陈某处得知,维修费用竟高达2万多元,心里满是疑惑。当李女士赶到汽修店看到自己的车时,她十分生气,因为原本说好,只需换保险架、螺丝等零件即可,现在却将发动机拆了下来。为此,李女士与汽修店老板陈某交涉,要求对方做出合理解释,并给予相应赔偿,但陈某态度蛮横、拒不道歉。于是,李女士只好向海盐县市场监管局沈荡分局投诉。

  在接到李女士投诉之后,市场监管人员走访调查并组织双方调解。李女士认为,汽修店未经同意擅自打开发动机,出现重大错误,应承担赔偿责任。而陈某认为,自己之前通过微信告知过李女士,需要更换传动轴,而更换传动轴必然要打开发动机。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市场监管人员认为,一般消费者并不知道传动轴的具体位置,汽修店应当明确告知李女士,需要打开发动机这一事实,然后由李女士确定,是否需要打开做进一步修理,但汽修店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擅自打开,其行为确实不妥。

  经调解,汽修店最终承认自身存在错误。在赔偿方面,又经市场监管人员多次调解,最终汽修店以4.3万元的价格,购买李女士的事故车辆,后期维修等费用全部由陈某自行承担,双方纠纷终止。

  市场监管提醒:消费者在修理车辆时,应尽量选择有资质、正规的汽修单位,如4S店等。同时,要多留个心眼,时刻关注车辆的修理状况,一旦遇到消费纠纷要及时向消协等部门投诉;汽修店在维修车辆时,应与消费者保持沟通,及时将维修信息告知消费者,遇到需要打开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时,应当提前告知,取得消费者同意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维修,以免惹来不必要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