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一甲子 雅韵满庭芳

09.04.2016  13:25

本报记者专访昆剧名旦沈世华
寻梦一甲子 雅韵满庭芳

  娴静。边式。款款落座——这是生活中的沈世华,已然76岁了。在杭州晓风书屋,记者见到这位艺术前辈时,顿时感受到昆剧在她身上积淀一个甲子的美。“我在昆坛求艺走过60年了,是浙江昆剧团带领我走进这门艺术的。”值浙昆60年团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昆剧)代表性传承人沈世华回娘家,4月2日,她演出一折《玉簪记·琴挑》,此前又出版新书《昆坛求艺六十年》,扉页中特意写上:“敬献给哺育我成长的浙江昆剧团团庆60周年”。她曾是30多年前浙昆的当家花旦,受业于11位“传字辈”艺术家门下。专访中,她向本报记者深情回忆自己的艺术生涯以及浙江昆剧团走过的这些年。

  香草美人遇名师

  说起沈世华,现在的年轻人多少有点陌生。她是慈溪人,1941年生于上海,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女昆剧演员、中国昆剧艺术教育史上第一位女教授。1953年,沈世华进入浙江国风苏昆剧团(后改为浙江昆剧团)学昆剧表演,工五旦,得到朱传茗、周传瑛、俞振飞等名家的亲传和指授,后担任主演,1986年起任教于中国戏曲学院。

  沈世华,不,打小她叫沈月华,学戏非常偶然。1953年,父亲带着她从金华回上海,途中停留杭州,在延安路的一家小面馆里,一位中年男子胸前佩戴的一枚长方形徽章吸引了她:“国风苏昆剧团”。因为认识“剧团”二字,她大胆地向对方提出要学戏,未曾想此人就是昆剧名角王传淞。

  收徒时,王传淞只说了一句:这个小囡眼乌珠会说话。确实,昆剧是一门眼神和身段的艺术,每个戏、每个人物都不一样,但无论哪个人出场,一定要设法迅速把全场观众的注意力都拢在自己身上,动作和眼神一定要准确、优美。为此,沈世华一辈子保持身段不超过90斤,在74岁高龄还被推举登台演出大戏《牡丹亭》。

  就这样,1953年8月15日,沈月华成为国风苏昆剧团的学员,并很快有了艺名。第一个字,本姓守宗;第二个字,按照戏曲辈分;第三个字,根据行当的不同,用不同的偏旁,比如演旦行,用草字头“”,寓意“香草美人”。于是,沈月华就成了沈世华(華)。“按照我的理解,起艺名能方便观众辨别演员的年辈、行当;更重要的是,能增强我们的职业责任感。现在年轻演员都不再起艺名,我觉得多少有点可惜。”沈世华说。

  进京献艺中南海

  在昆剧史上,《十五贯》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这一出戏救活了昆剧这个剧种。彼时,沈世华只有16岁,但几乎经历了这部戏的整个创编过程,亦见证了浙江昆剧团的成立。

  那时,上海刚成立华东戏曲研究院,邀请散落在全国各地的“传字辈”艺人担任昆剧教师。这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可以结束多年来的颠沛和艰辛。周传瑛先生考虑到:如果他们这几个“台柱子”一走,剧团就真要散伙了。大家一商量:“要苦就苦在一起,要饿就饿在一起!”“国风”保住了,这才有了一起排演新本《十五贯》的可能。

  接下来是如何改编《十五贯》。原本半昆半苏的《十五贯》要连演4天,总共演出12个小时左右。白天,他们演老本子,晚上演新本子,在“传字辈”老师主导下,边演边打磨。沈世华记得,那时就在制药厂里的青石板场地上排演,冬天下雪的时候,练功都能感到雪花掉进嘴里。1956年1月,新本《十五贯》在杭州连演24场,这对一个昆剧剧目而言是破天荒的事。3个月后,民营公助的“国风昆苏剧团”改名为国营的“浙江昆苏剧团”。

  《十五贯》进京时,团里的经济条件还不太好,大家坐着硬座北上。火车还不是直达北京,到了天津要搬下所有行李再换车。行李中,还有由数百片玻璃制作而成的唱词幻灯字幕,很沉还易碎。到了北京,依然和当年在江浙沪码头演出一样,自带铺盖,每到一地,在后台用粉笔画出“周(传瑛)家”、“王(传淞)家”等各自打地铺的区域。

  进京后,先是两场“观摩演出”,4月17日,全团坐车进入中南海。演出前,周传瑛先生特意告知大家:演出的时候,谁都不许看台下。等大幕一拉开,原来台下来了不少中央首长,所有的演员都十分激动。4月19日,周总理来剧场看戏了,沈世华永远都记得周总理到后台说的第一句话:“你们浙江做了一件好事啊,给北京人民带来了一出好戏。”接下来,文化部给剧团颁发一笔奖金。

  “周传瑛、王传淞、包传铎、朱国梁等表演艺术家源自传统和生活的表演艺术,使得这个剧目的审美价值真正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沈世华说,在《十五贯》获得巨大成功的经验中,这一条是最重要的。

  昆坛代有才人出

  《十五贯》红遍全国后,周传瑛先生为让团里年轻演员尽早崭露头角,自己和夫人退居二线教学和创作,沈世华由此走上舞台中央,并快速成名。“像我这样完全是外来的、非‘国风世家’的子弟,能得到先生大力扶植,多么难能可贵,令人感佩!”沈世华说。

  沈世华的昆剧舞台生涯总与浙江昆剧团分不开。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昆剧再度出现“台上人比台下人多”的困境。在这种背景下,浙昆时隔30年后再次进京演出。沈世华获知如果此次演出不成功,剧团就有可能降为研究所,她以助演身份与汪世瑜合作演出《玉簪记·琴挑》,她的爱人、京剧艺术大家钮骠则四处奔走为浙昆鼓与呼。功夫不负有心人,此次全团演出获得圆满成功,汪世瑜和林为林于次年双双获得梅花奖。

  “一个剧种的繁荣兴旺,必须拥有堪称‘泰斗’‘巨匠’式的领军人物。”沈世华说,从艺60余年来,前30年学艺、献艺,是昆剧哺育她在艺术上成长;后30年,她用昆剧艺术哺育学生,为戏曲的薪传衍续努力,她曾培养过30多位梅花奖得主。这一次回杭,沈世华去了浙江艺术学校昆剧班授课,成为学校的客座教授,她很高兴,“班上有50个小演员,她们是昆剧的未来和希望。只要是我会的,一定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因为我的老师们当年就是这样对我言传身教的。”对于这位艺术大家而言,传承又岂止是言传身教于教学中。4月2日,老人再次登上浙昆舞台,献演一折《玉簪记·琴挑》。岁月荏苒,初心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