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洋创客”系列报道(六)

21.11.2015  20:43

   编者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际合作交流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也在悄然拓展着我们开放的视野。浙江在线记者于近期专访了多位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聆听这些“洋创客”对创新创业的独到见解。他们来自五洲四海,从业领域各不相同,但无不在这片全球最具发展希望的热土上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事业,也让他们对中国创新发展的未来有了更多观察与认知。

英国“宁波女婿”罗斯•麦斯威尔•克莱顿

   浙江在线杭州11月2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吴振宇 编辑/马丽红) 家在宁波的罗斯•麦斯威尔•克莱顿(Ross Maxwell Claydon)总是让中国同事有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这与他在工作中一丝不苟的态度似乎形成了某种反差。

  因为看到中国潜在的发展机遇,这位英国绅士选择在故乡万里之遥的宁波扎根创业。现在,他的企业在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婴儿产品。

   广阔前景让他重返中国

  十多年前,克莱顿还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曾经来中国从事采购工作,在广州旅居过一年。期间他也曾来过浙江宁波等地,对这个遥远的国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我就想过,有朝一日我一定还会重返中国。”

  2006年,克莱顿因工作需要再次来到了宁波。“和第一次来到中国相比,这里的变化是在是太令人吃惊了。”克莱顿告诉记者,在宁波,工业园区的硬件配套设施极为齐全,更为重要的是政府也给予了大量优厚的扶持政策。发现中国发展前景的克莱顿下定决心在宁波投资创业,并最终与宁波瑞孚工业合资成立了宁波隆威婴儿用品有限公司,由他出任总经理。

  “我在创业之初就认识了现在的中国合伙人,彼此非常信任。”作为一个来华创业的英国人,克莱顿似乎与中国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也努力和他的中国员工保持良好的沟通,融入中国的文化氛围和企业环境中。

  “我觉得中英两国企业的差异比大多数人的想象要小。”克莱顿认为,在过去,中国公司对投资成本的控制极为严格,并且偏重在生产中增加劳动时长,但在最近几年已经发生了变化。

  “现在中国企业已经拥有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员工,构建了专业化团队,越来越多地实施系统化的管理控制,这也成为推动企业实现精细化制造和国际化发展的关键。”克莱顿说。

   技术革新打造安全婴儿用品

  婴儿产品和千家万户都有着密切联系,市场竞争也颇为激烈,不同层次的产品可谓应有尽有。如何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是克莱顿创业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母婴用品的客户需要安全可靠的产品,这样的品质需求也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建设可控的生产环境。”克莱顿觉得,只有当消费者的需求得以充分满足,同时产品价位处在合理水平,企业才能够赢得市场。

  “我们努力利用新技术,保持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现在行业的劳动力成本在持续上升,但是通过我们的技术革新,成本几乎没有增加。”为了能够让公司常年处于技术革新的顶端,克莱顿通过引进海外人才带动创新,同时培养企业的优秀技术人员。目前,公司已经拥有了20多位自主培养的技术人员,共同组成了一支工程师团队。

  与此同时,在克莱顿的带领下,公司多次完成技改,不断对生产工艺与流程采取优化,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公司的产品也以其优秀的品质受到了市场的青睐,不断抢占市场份额。

  在克莱顿的努力下,他的企业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如今已经拥有500多名员工,年产值逾亿元,产品远销世界30多个国家与地区。“我们的4万平方米工厂目前正在建设中,有望在两年内给宁波当地带来1000个新增就业机会。”克莱顿骄傲地说。

  关注“互联网+”迎来新机遇

  如今的克莱顿已经在中国组建了自己幸福美满的家庭,成为一位“宁波女婿”,而且还有一对可爱的儿女,这里已经是他名符其实的“第二故乡”。今年11月,他获得了省政府授予的“西湖友谊奖”,以表彰他对推动浙江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

  “尽管国际经济面临着复杂的环境,但是中国市场依然有着丰厚的机遇。”克莱顿说,中国在传统的世界经济格局中以低廉劳动力成本获得的优势正在消失,但政府还在持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并且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这意味中国还可以够继续保持强劲的国际竞争力。克莱顿认为,中国企业一直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优势,不仅可以有效带动出口,而且在新市场、新客户的拓展过程中显示出了巨大活力。

  “互联网+”的经济发展浪潮也受到了克莱顿的密切关注。“互联网使世界变得更小。”克莱顿认为,企业更容易找到供应商,这为中国企业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极为便捷的通道。

  “经过长期发展,我们的企业正日渐成熟,市场目标定位也非常清晰。目前互联网经济对我们的影响仍然非常有限,但是我认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品牌通过网络销售连接消费者,这也使得新的品牌获得了更快发展的契机。”克莱顿说。

对话“洋创客”系列报道:

瑞典光电专家结缘杭州 要把创业教育带进中国高校课堂

从学徒成长为创意专家 德国教授期待中国设计“更中国”

美国高管投身"中国制造" 以国际标准迎击全球竞争

日本工程师来华传授"技术经" 让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韩国船舶工程师舟山海岛创业 白手起家打造一流设计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