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久胜:对话外国文论的百年接受与共生

20.05.2021  19:15


4月16—18日,“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文学理论与比较诗学研究分会第14届年会暨‘接受与共生:百年外国文论在中国’学术研讨会”在宁波大学举办,来自全国65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2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耿幼壮就外国文论在中国接受过程中的内涵演变与发展倾向及其与中国元素的互动与融合进行了深入阐述。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周启超表示,外国文论引介要超越“粗放”,进入“深耕”。他认为雅各布森百年前提出的“文学性”在文学研究中具有话语史、学术史、思想史价值,在今天的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实践中还有现实意义。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马海良认为,真理话语是西方文论的主导范式,广泛渗入文艺创作实践,而后现代文论实则是对真理话语传统的反噬。浙江工商大学西方文学与文化研究院教授蒋承勇就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关系进行深入考辨,认为坚持现实主义本原性特质研究,可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国文学和文学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提供支撑。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汪洪章认为,关于文学作品首尾圆合、有机一体的论述在中西文论史上历来有之。他以《文心雕龙》为例,与西方文论家的相关论述进行比较探讨。上海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曹谦认为20世纪80年代苏联美学和文论,特别是苏联“审美学派”及其争论的译介研究,可以为我国当代文论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朱刚就赛义德的“Traveling Theory”(一般译为“旅行理论”)的准确译法从词源上做了解析,认为Traveling译为“漂移”更为贴切,“漂移”所含的播撒性、互动性、地域性和批判性都与赛义德的理论相契合。

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教授聂珍钊发表了“谈文学基础理论重构”演讲,认为中国学者引介的西方理论大多是一种思潮,我们应把理论与思潮区分开来,需要从西方强势话语中突围出来,重构我国的文学批评理论与学术话语。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王加兴认为,词语一旦进入复杂的、多层次的文本结构,便使其语义兼有多层次性。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苏宏斌从现象学传统出发,结合现代语言学和符号学相关思想,质疑了英加登文学作品结构理论的部分观点。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郭勇健认为英加登进一步区分了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深化了文学作品和具体化的本体论区分,但从未正面阐述什么是艺术价值,这是其理论缺憾。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钱翰立足中国古典文论和中国视角,思考中国话语构建议题,拷问西方话语下的中国文学史编写的合理性。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陶久胜提出构建以身体、疾病与治疗为核心概念的文学病理学理论的设想,并以古典剧《俄狄浦斯王》为例实践这一理论的批评方法论。

此外,与会学者还就“外国文论的翻译、对话与比较研究”“外国文论新动向与新趋势”“外国文论范畴辨析与文学批评实践”“现代斯拉夫文论与其他问题研究”等主题,以相关文论思想或经典作家作品引入,从跨学科、跨文化视角切入研究,展开对话交流。此次会议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文学理论与比较诗学研究分会主办,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大学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中心承办。

(作者:陶久胜  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