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 抗寒攻略请你收好

22.01.2016  12:15

强寒潮来了!连日来,大家都在为迎接这场超级寒潮做着各种准备。

昨天,金报记者采访了多个部门和医院专家,为大家整理出一份居家、出行小攻略,希望能帮助各位读者平安度过这段日子。

出门篇

步行或公交是最佳选择

虽然是冰雪天,总免不了出门。除了添加衣物,不少市民都会戴帽子、口罩、耳罩出门,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戴帽子、耳罩虽能保暖,但人体反应会慢,易发生碰撞事故。

在下雪结冰的路上走,也有窍门。首先,最好穿防滑胶底鞋,皮鞋和高跟鞋先收起来吧。行走时,切记身体重心放低,尽量不要提重物,双手也不要揣兜里,双手的摆动能对身体起平衡作用。另外,步伐要缓慢,尽量走小碎步,膝盖不宜伸得太直,脚步要比平常抬高些。

从户外进入楼内,由于脚底湿滑,上下台阶时也要放慢脚步,重心往下,最好扶着扶手。

万一不小心滑倒了怎么办?一旦失去重心,倒地时别用手腕支撑地面,这种姿势最容易造成手臂手腕骨折。滑倒后,如果有伤口流血,要及时送医;没有伤口,也别急着站起,可以先动动手脚,感觉有无伤痛或不适,如有不适,也不要自行揉、捏、拉,应让医务人员处理。

宁波市客运管理部门提醒大家,路面结冰时,尽量少骑车开车,多步行或坐公交。

骑电瓶车出门,慢是硬道理

天寒地冻的,平常“小电驴”飞驰惯了的市民朋友可要小心了!

国内某知名电瓶车品牌是这么提醒的:在雪地里骑电动车,车胎的气不要充太足,可适当放点气,扩大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增加摩擦,不容易滑倒。

骑行时,尽量选择雪层较浅、无冰冻的平台路面,尤其注意不要急刹,急刹会让车轮打滑,失去平衡;拐弯时,角度尽量大些。过路口时,最好推车过马路。

另外,骑行时注意力要集中,尽量与周边行人、车辆保持一定距离,为自己留出预判空间。记者昨日也询问了几位电瓶车主,大家的意见很一致,最关键的一条——慢,才是硬道理。

汽车被冰雪覆盖,最好手动去冰

一听说寒潮要来,小区地下车库位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那些没有地下车库,只能露天停放的车主们怎么办呢?

宁波某汽修店工作人员说,如果车子被积雪覆盖,行驶前必须清除。要是雨刮器不幸被冻住了,不要开动雨刷刮雪,这样电机会被烧毁。最好的方法,是戴着手套,手动去冰,或者自备热水瓶和抹布。同时,用棉布擦拭车窗玻璃和反光镜,以保证良好视线。

雨夹雪的天气,前挡风玻璃容易结冰,特别是车辆停放一晚上后,温度在零下时前挡风玻璃如果有水,就容易结冰。这时,可以启动车子,当发动机水温上升后,用暖风吹挡风玻璃,直到冰层融化,不过这费时、费力又费油。车主也可以准备一个硬质塑料刮片,还可以用专用的玻璃冰霜铲,玻璃冰霜铲更加方便、快捷,而且不冻手。

上路后,由于冰雪路面附着系数很低,所以车轮在这样的路况下行驶,会导致车轮打滑甚至失控,危险性很高。最好的办法就是降低车速,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车辆行驶轨迹。

宁波桥梁高架众多,雨雪天上下坡很考验车主的技术,处理不当易引发事故。上下坡时都要使用低挡平稳通过,中途不宜换挡。上坡防熄火,下坡绝对禁止空挡滑行。建议上坡时,须与前车保持加倍的距离,争取“一气呵成”完成爬坡,以免上坡时减速或打滑而无法顺利到达坡顶。下坡时,须平稳地换至一挡,利用低速挡降低车速、小心驶下。

居家篇

踏雪归来,最好泡泡脚去寒

饮食方面医生有哪些提醒呢?海曙区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王耀说,补充富含钙和铁的食物,可以提高机体御寒能力。含钙食物包括牛奶、豆制品、海带、紫菜、虾等;含铁的食物主要为动物血、蛋黄、猪肝、黄豆、芝麻、黑木耳等。另外,吃辣能够祛寒,冬天适当吃点,可以增进食欲,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御寒能力。

常言道,病从脚起,冷从腿来。王耀说,与其他部位相比,两脚最易受寒。两脚受寒后,对全身都有一定的影响,可导致全身体温下降,打乱各个部位正常生理机能。尤其对上呼吸道影响更大,可能引起感冒、关节炎、消化不良和妇科病等。王耀医师建议,下雪天应加强脚部保暖。如果是雨夹雪天气,或者积雪融化了,即使穿上保暖的鞋子,不久也会湿透,极易冻伤双脚,因此,从户外踏雪回来后,最好能用热水泡泡脚。

遭遇断电断水该怎么办?

宁波供电部门借本报提醒市民,最好能准备应急灯、手电、蜡烛等照明物,以防断电后无法照明。为了保证通讯畅通,可以准备一两个充电宝。请大家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使用家用电器时注意用电负荷,避免超负荷运行引起用电安全隐患。另外,电力设备和线路可能会被雪压断或变形,市民朋友如果发现,不要靠近损坏线路,可拨打电力服务热线95598。

如果发生水管爆裂,导致停水又该怎么办呢?宁波城管供水部门工作人员建议,可事先在家中储备一些生活用水。如果突然停水,要关闭水龙头开关,避免来水时溢水;如有发现水管爆裂情况,可拨打清泉热线96390。

连日来,宁波市急救中心接到多起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兴光燃气公司提醒大家,冬季室外寒冷,使用燃气仍要注意通风换气,避免室内氧气不足,形成一氧化碳,造成对人体的伤害。如遇停气,需关闭灶具阀门,等待恢复供气后,再使用燃气。

室内花草对低温敏感,别浇水施肥

大街小巷的树木都已经做好了防寒防冻准备,那么家里的植物如何应对极寒天气呢?

宁波市城管园林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大部分的室内植物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它们喜欢至少15℃以上的温暖气候,对于低温较为敏感。当温度低于10℃时,可能对植株造成一些伤害,如叶片产生斑点或黄化掉落、新芽停止生长、幼嫩枝条枯萎死亡或是根部冻伤,进而影响到营养水分的吸收,使得植株生长受阻。

那这几天怎么照顾不太适应寒冷天气的室内植物呢?工作人员给出几点建议。

首先,寒流来袭期间,应停止浇水。过多的水分滞留在根部,易使得根部受伤。在冬季低温期,要严格控制水分,使其处于相对干燥状态。对于大部分品种,一般5-7天或更长时间浇水一次,就能够维持树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之需,这样有利于植物体内细胞液浓度增高,提高其抗寒能力。

其次、根据各种室内观叶植物的越冬要求分门别类,加强管理,尤其对于耐寒力差的品种,必要时集中放于较温暖避风处或增温保温场所,并能遮雨的地方,或于迎风面架设防风网,以避免寒风的侵袭,使其避过不利的低温期。若无法移至室内,可于夜间覆盖黑色塑料布,但白天需将黑布移开。

此外,工作人员解释道,一般情况下,在冬季不施肥,或少施肥,以控制其生长,免遭寒冻。

特别提醒

宁波市各县(市)区停课至25日

三场教师招聘笔试时间推迟

受寒潮天气影响,1月22日(周五)和1月25日(周一)江北、海曙、江东、鄞州、镇海等学校停课。

由于天气原因,原定于1月23日上午进行的江东区公开招聘事业编制教师、保健医生(2016学年度第二批)笔试,推迟至1月28日上午进行。领准考证时间在1月21、22日的基础上增设1月27日一天。

原定于1月23日进行的鄞州区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将顺延至1月28日上午进行,具体时间地点,以准考证为准,准考证打印时间不变。

原定于1月23日进行的鄞州区古林职业高级中学教师招聘笔试将顺延至1月28日上午进行。准考证领取时间一并顺延,请于1月27日下午1:30-4:30到鄞州区教育局4105办公室领取(鄞州区惠风东路5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