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门口的标牌“挑刺” 杭州家庭志愿者行动起来了

09.06.2016  18:06

中英双语标识、多杆合一,G20峰会来临前,杭州马路上的各类标识标牌越来越有“国际范”了。6月8日,本报都市版面刊登相关报道,请市民对家门口的标识标牌“挑挑刺”。杭州市城管委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虽然6月底,杭州将完成46条道路标识标牌的整治,但百密一疏,欢迎市民来发现、反映问题。

昨天,市民吴先生就打来电话说:“现在杭州标识标牌在大力整治,加上中英文翻译,确实大气实用。以前什么路直接用拼音‘LU’,外国游客搞不懂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现在有了‘Rd’‘St’,他们一看就明白这是道路的意思,打听起来也很方便。

他还建议说:“有些路牌可能放置的时候没那么仔细,看上去有点歪歪扭扭。还有的路牌、指示牌可能位置比较偏,日常也没有人打扫卫生,结了蜘蛛网没人清理,建议相关部门可以梳理一下,加强日常维护。

市民黄先生去台湾旅游时,对带灯光的路牌印象蛮深刻的,在有些光线差的地方,如果有这样的灯光指示牌,那在夜间对行人和司机都更方便。

住在西湖大道“三姐妹楼”的曹先生告诉我们:“现在西湖大道的引导牌清爽多了,该合并的合并,该拆除的拆除,合杆后的路名牌高低合适,看起来舒服多了。

杭州的部分家庭志愿者也表示,要参与标识标牌的“挑刺”活动,从自身居住环境出发,发现家门口的标识标牌不规范,或者有错误的地方,及时反映给本报。滨江区妇联的相关工作人员说:“趁着端午小长假,我们三个街道的家庭志愿者都会力所能及地多观察。现在家门口不少道路都拓宽、整治了,加上标识标牌细节完善后,感觉就更好了。

你可以通过三种方式继续参与“挑刺”:

1、拨打本报大众热线85109999;

2、发送图片和信息至大众热线邮箱[email protected]

3、扫描二维码,下载“城事通”APP。然后点开新闻首页频道,在“城事通征集你的路牌意见”相关新闻里,点击评论即可提交意见建议。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史洁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