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就能挂上专家号,约吗

08.01.2016  07:15

患者到小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联合诊疗中心就诊。

    生病了能找个专家看看,这是老百姓的就医愿望,可惜的是,病患与名医号之间永远存在一个“僧多粥少”的矛盾,于是,老百姓对专家号总是有诸多诟病。

    比如:有的人为了抢个专家号,几乎是手机、电脑、电话三管齐下,最终还是没能秒到。也有的人,好不容易抢到个专家号,结果人家只给开了个检查单,让你等结果出了再来。还有的人,为了看个病,兜兜转转了好几个科室,都没能确诊……

    而最关键的问题是,虽然智慧医疗在逐步推进,但目前仍有不少老百姓没掌握各种新抢号技能。那么,有需要时挂不到专家号该怎么办呢?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从杭州市卫生计生委获得一个好消息:2016年杭州市卫生计生工作要点之一,就是“深化分级诊疗,拓展医养护一体化”,在医养护一体化全科医生签约人数保持60万以上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转诊机制,要把10家市属医院30%以上的号源向社区开放。

    据介绍,虽然目前大医院的部分号源也已向社区开放,但数量较少,且与其它挂号途径共享号源,先抢先得。而这次30%的号源是专属向社区开放,这就意味着,曾经连秒都秒不太到的专家号,今后也可以在社区挂到。于是,大众的就医模式与体验也将随之发生巨大改变。

    大医院查不出的病

    社区医生帮忙解决了

    家住杭州上城区姚园寺巷的赵大伯,今年76岁,身高1.76米的他体重84公斤,整个人看起来特别壮实。每天早上,他都会蹬着那辆相伴多年的自行车,送小孙女去幼儿园或是去农贸市场买菜。就从半年多前开始,每每歇脚时,他都会感觉左肩后背隐隐作痛。

    一开始,他贴了张膏药想自己解决,然而并没有什么效果。后来病情反复发作,他就去大医院求诊,先后去了外科、骨科、针灸推拿科,一直都当肩周炎治疗,可一次次就诊后,病情并没有好转。

    所幸,赵大伯是一名有20年病史的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复诊配药。去年,实行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以来,姚园寺巷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全科医生龙云群成了他的签约医生。就在最近一次配药时,赵大伯无意间提起了身体上莫名的不适,龙医生凭经验,立马就将怀疑的方向锁定在了“冠状动脉堵塞”。

    当天正好是周三上午,下午就是杭州市一医院心脏中心主任王宁夫的专家门诊,龙医生立即帮赵大伯约上号子,并将患者的病情告知上级医生,而等患者到医院后,王主任很快便判断出赵大伯的病情比较凶险,第一时间安排做了造影检查(如患者自己约起码等半个月),结果显示有一根冠状动脉分支86%已堵塞,便及时通过手术装上了支架。如今,赵大伯已恢复得差不多,又能自己出门活动了。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詹雅 李娟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