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长们恨得牙痒痒的手足口病今年势头很猛

13.05.2016  16:19

浙江在线05月13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张苗)每年一到这个季节,爸爸妈妈们就心烦——天气的冷冷热热容易让孩子感冒发烧,更懊恼的是,肠道传染病特别是手足口病也到了最活跃的阶段。

  昨天下午,浙江省疾控中心发布了近期的疾病通报,今年的手足口病,比去年厉害。

   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

  根据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4月30日,全省共报告手足口病近3万例,较去年同期上升明显;无死亡病例报告。全省发病趋势整体与往年相似,2016年截至目前,全省发病数高于往年同期。

  省疾控工作人员告诉钱报记者,手足口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季节性很强的儿童传染病,随着春季气温不断回升,病毒、病菌大量繁殖而进入高发期,“手足口病每年进入4月后开始报告病例数攀升,5~7月会有一波高峰期,这时需要高度警惕重症病例。

  最容易受到感染的,是学龄前儿童,特别是那些3岁以下的孩子,症状主要是患儿手、脚、口腔和臀部会出现疱疹。

  “各地幼儿园应加强幼儿园教室通风和常规消毒。”工作人员提醒,发现新发病例及时对患儿接触过的玩具和场所开展消毒。

  这段时间,家长们也要多多和老师联系,如果发现孩子有发热,或者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疱疹,要及时告诉老师,幼儿园就不要去了,赶紧带着孩子上医院。

  “幼儿园也要每天开展严格晨检制度,了解学生缺课原因,发现患病孩子及时告知家长到医院诊治。”工作人员说,如果孩子得了病,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彻底消毒,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诺如病毒出现新变异株

  除了手足口病,家长们对诺如病毒肯定也恨得牙痒痒。

  2013年以来,在中国的感染性腹泻病暴发当中,大多是以诺如病毒感染为主的,“尤其自2014年冬季起,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大幅增加,显著高于历年水平。”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说,疫情主要发生在中、小学校,且多以班级为单位呈聚集性发病,“2016年截至5月1日,我省已报告多起诺如暴发疫情。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

  感染诺如病毒后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症状,也可有头痛,寒战和肌肉痛等。每日腹泻多达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黏液脓血,儿童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

  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孤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暴发。

  “根据既往的疫情数据,随着天气的逐渐变暖,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发病数将呈逐步下降趋势,但考虑到新变异株的出现,其传染性较强,其所致的暴发疫情在近几月内有可能会发生。

  工作人员说,现在还没有比较理想的疫苗,所以大家的预防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其实对这些疾病的防护事项大同小异,比如要勤洗手;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减少到校外的餐厅就餐;生吃瓜果务必洗净去皮;贝类海产品则一定要煮熟煮透方可食用等,另外要注意的是,一旦发现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报告所在单位、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