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信托 能让离婚不被分家产的灵丹?

23.08.2016  05:03

王宝强婚变,引发各种八卦热议的同时,亿万家产的去向更是令粉丝操碎了心。一时间,很多人的朋友圈被《假如王宝强做了家族信托……》刷屏,似乎家族信托就是救命仙丹。如果王宝强设立了家族信托,真的就能避免人财两空吗?昨天,姚太太和同事们也谈论起了这个事儿。

说起家族信托,虽然大家从小就在港台电视剧里听说过,但又有几个人在自己的生活圈里见识过呢?而在欧美,家族信托基金的设置相当普遍。洛克菲勒、肯尼迪等家族的资产都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管理。

姚太太说,家族信托是一种信托机构受个人或家族的委托,代为管理、处置家庭财产的财产管理方式,以实现富人的财富规划及传承目标。家族信托可以避免家族财富缩水,为子女未来的生活储备资金;应对子女未来的婚姻风险及对财产造成的威胁等。

在我国,银行的家族信托门槛比较高,都要求千万资产以上。信托公司门槛相对低一点,但也在500万之上。而据网友估算,从王宝强的情况来看,他的大部分财产应该都是在婚后取得。因此,王宝强在婚前可能并没有设立家族信托的实力。他婚后挣的钱在法律上都视为夫妻共同财产,此时设立信托是需要配偶签字同意的,并且信托利益的分配条款很大程度上也与夫妻双方在婚姻中的权力地位有关。

因此,这次“宝宝”很可能会“赔了夫人又赔钱”。

不过对于像“宝宝”这样的大明星而言,如果今后再组织新家庭,就可在婚前设立家族信托,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据说著名的传媒大亨默多克也曾这样“吃一堑长一智”。当年默多克和第二任妻子安娜离婚时,支付了17亿美金的天价分手费。之后默多克通过家族信托等安排,在和邓文迪离婚时支付的分手费就少而又少了。

姚太太解释说,家族信托是一个可以解决再婚前的财产规划问题的法律工具,王宝强在再婚前可以把个人财产放入家族信托,信托受益人设为父母和子女。一方面可以通过信托分配为父母和子女提供生活保障,另一方面也避免个人财产因为再婚后的财产混同而变成夫妻共同财产。区别于其他产品的标准化合约,家族信托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约定各项条款,包括信托期限、收益分配条件、财产处置方式等。如可约定受益人获取收益的条件为:“年满18岁”、“结婚”、“婚姻变故”、“面临法律诉讼”等。

不过,姚太太又提醒道,家族信托并非万能,并非可以随时随地设立,立竿见影。而且信托关系虽然受法律保护,但不意味着委托人可以随心所欲。在法律冲突的情况下,按照特别法效力优先普通法的原则,家族信托相关条款可能不受法律保护。比如,家族信托受托的相关财产是非法所得,并追索财产时,家族信托也不是绝对安全的。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方薇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