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教育+社会实践”模式探索——浙江交院古桥寻访活动

12.05.2017  02:02

古桥承载了人类的脚步,也承载着厚重历史和文化,几乎每一座古桥背后,都有着动人的故事。桥既能满足人们到达彼岸的心理希望,也是印象深刻的标志性建筑,它已成为人们审美的对象和地域变迁的文化遗产。据调查,60年代浙江有桥梁10万座,而到了2011年只剩下不到1万座,50年时间,90%的古桥都永远地消失了,古桥保护亟待全社会关注。

2006年,浙江交院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亲自挂帅的古桥寻访和保护工作小组,开展以古桥保护为目标的寻访和保护活动。10年间,学校组织千余名师生,百余支团队参与寻访活动,实地考察和整理了千余座古桥相关资料,足迹遍布浙江全省。


开展“三千行动”,讲述桥的故事


学校开展了以“千名学生寻访千座古桥讲述千个故事”为主题的“三千行动”,实践活动以寻访古桥遗迹,讲述古桥故事为目的,广泛搜集各类古桥资料。多年来,共有6000多名师生,300余个团队深入全省各地乡、镇、街道等文化管理部门进行资料查询和实地考察,走访建桥工匠和当地群众深入了解古桥相关的信息和背后的故事,整理古桥资料。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学校还编制了《“三千行动”成果汇》,2016年古桥中心特聘教授吴齐正所著《浙江古桥与古寺》正式出版。该项目还荣获第九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优秀奖。


举办古桥模型制作大赛,激发创新意识


依托古桥研究保护,学校每年定期开展古桥模型制作比赛,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设计、制作桥梁模型学习桥梁结构、受力、艺术等专业知识。古桥模型制作比赛是学校科技体育文化节的保留项目,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创建专业团队,制作精美的桥梁模型,在设计与制作中锻炼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在不断实践中定位、架设自己的成功之桥,大赛激发了学生创新意识,强化工匠精神的培养。


成立古桥文化研究中心,为古桥保护提供支持


为推进古桥理论研究与系统保护工作,学校成立了“浙江古桥文化研究中心”,中心隶属于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是基金会下属全国五家古桥文化研究的机构之一,也是全国职业院校中唯一的古桥研究机构。中心聘请了国家级非遗项目负责人罗关洲,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曾家快、吴复勇和国内知名古桥研究专家夏祖照、吴齐正等担任中心特聘教授,指导学生学习古桥的设计理念和营造技艺,将课堂延伸至现场,带领学生学习古桥的建造工艺,承担力所能及的修复作业。

开展古桥寻访和保护工作,探索“专业教育+社会实践”模式,既是专业建设需求,也是社会责任的体现,它为传统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也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这有效激发了学生动手实践的热情、唤起了师生对古桥保护的意识、唤醒了许多城市对古桥的记忆。古桥寻访是以古桥研究保护为主线开展实践育人、文化育人,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给予古桥研究、保护、申遗、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生机和活力,既是学校参与现代交通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的一项突出成果,也全面锻炼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报送)

前三季度湖州市重点物流项目发展迅速
前三季度,湖州市重点物流项目投资完成情况良好,截止到9月底,12个重点物流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