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特色乡村 见证文化转型

08.09.2016  05:12

  “村里的文化广场很好,吃完饭可以遛弯,还能看看咱农家人自己的表演,大家一起乐和乐和。”8月30日,在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新兴镇王家村,66岁的村民高凌山对前来参加由中国记协和盘锦市委宣传部组织的“转型发展盘锦行”交流采访活动的记者表示。

  在王家村,宜居建设的创新成果随处可见:统一标准修建了新的院墙;“活水进村”工程将废水冲入氧化塘,既环保又节能;修建了宽敞的党建文化长廊、1300坪的村文化广场……如今,村民们空闲的时候可以在文化广场上跳广场舞、健身操,带有浓郁东北地方特色的秧歌舞蹈也会准时上演,极大地丰富了村民们的生活。

  实际上,这样的村落在新兴镇还有很多。新兴镇党委副书记李坤告诉记者,如今,新兴镇每个村都修建了文化广场、文化书屋,用以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宜居乡村建设开展之后,老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李坤表示。

  近年来,随着油气资源的日渐枯竭,盘锦市曾经的经济发展支柱——油气产业资源优势不再,经济增速放缓,地方财政、就业安置等面临着巨大的压力。2007年,盘锦被列为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市,盘锦人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契机,开启了全面转型新篇章,宜居乡村便成为盘锦农村转型升级的新选择。盘锦市委副书记、市长高科告诉记者:“2013年,盘锦市宜居乡村建设工作正式起步,3年多来,我们一共建成了305个美丽乡村。

  在盘锦,宜居乡村建设带来的不仅仅是更舒适的生活环境,还有扎扎实实的经济利益。盘锦市将宜居乡村与特色文化建设相结合,打造了具有浓厚东北文化特色的旅游产业。以大洼区为例,截至目前,全区拥有精品民宿44户,还有85户即将建成使用。游客在这里可以感受盘锦的稻作文化、农垦文化、知青文化和石油文化。此外,盘锦市还建成了油田博物馆,大洼区旅游局局长孙大勇介绍:“我们以辽河油田的第一口井为起点,打造了油田博物馆,不了解那段峥嵘岁月的年轻人、外地游客来到这里参观后,很多人都表示非常感动。

  盘锦旅游市场优异成绩的背后,是盘锦人结合自身文化特色,健全文化旅游产业链,为创新产业发展作出的不懈努力。在完善旅游景区配套建设的同时,盘锦市开展了大量主题旅游活动,包括稻草艺术节、二界沟开海节、中国帆板公开赛、辽河口冰凌穿越、湿地观鸟月、冰雪嘉年华、冬捕渔猎文化节、冰钓大赛等,让特色文化成为“引客入盘”的亮点。

  那么,如何将文化旅游这样的“好思路”变成“好政策”,最终变成惠及民生的“好事情”呢?“步子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应该多关注文化历史,从民间发掘特色文化的源头活水。”高科的这一看法源于盘锦市的民间烧陶艺术的启发。近年来,在不断挖掘中,艺术家与工匠们一起将陶器制作成马拉松比赛的纪念品,这些纪念品造型独特,且与马拉松比赛元素相结合,受到了当地百姓和游客的喜爱。

  近两年来,盘锦文化旅游越来越表现出“国际范儿”。高科表示:“‘站在国家平台,面向世界’,这是盘锦对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方向规划。盘锦作为京津冀的‘后花园’,要不断吸收国内外其他地区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