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区政府采购丰富群众文化舞台

14.08.2015  10:46

  2012年以来,舟山市定海区依托“定海文化超市”公共文化网络服务平台,创新公共文化专项资金使用途径,分拨部分专项资金用于向社会购买送戏、送演出等公共文化服务,盘活社会文化资源,促进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为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服务。截止到目前,已累计支付300余万元用于向社会购买文化服务,惠及群众近百万人次。

  一是广纳贤能,实现公益文化服务主体多元化。精心择取海之韵、美之声、木偶戏、翁洲走书等深受百姓喜欢、业务素质较好的民营演艺公司、文艺团队、民俗团队等为政府采购服务对象,力争公共文化经费使用效益最大化。通过向社会文艺团体购买文化服务、为社会文化团体搭建更多的演出展示平台,实现壮大民营演艺团体、繁荣民间文化团队、传扬优秀民俗曲目的目的。至今,近10家社会文艺团体已为群众提供舞蹈、戏曲、木偶戏等多种类演出服务320场。

  二是细制菜单,实现公益文化服务供需均衡化。要求政府采购公共文化服务对象根据群众意愿、时代时情,每年制定送戏、送演出目录,由管理员挂于定海文化超市——“我要看演出”版块,方便企业、社区便捷选择文化服务产品。各镇(街道)、社区进行预约式下单,区文化局汇总点播情况,并联系社会文化团体组织开展送戏。自下而上的菜单式服务方式将“送什么”“怎么送”“何时送”的话语权交还给基层群众,适应和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地域人群的文化口味及需求,从根本上增强了文化公益服务的针对性、渗透力,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供需无缝对接。

  三是深育精品,实现公益文化服务产品多样化。在送戏下乡演出内容的安排上,积极调动民间文艺骨干积极性,创作相声、小品、歌曲、舞蹈、演唱、戏剧、曲艺等形式多样的文艺精品,并结合该区翁洲走书、木偶戏、跳蚤舞等优秀非遗传承项目充实送戏内容。注重考虑节目的生动性、感染力,以方言土语表演小品、快板等形式的节目,形成既有乡土气息又反映真实生活的送戏特色,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文化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