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官员:国内糖市产不足需是新常态
进入减产周期、对进口管控加强
云南糖协理事长邓毅昨日表示,2014/2015榨季我国迎来了糖业的拐点,但是糖料种植形势严峻,面临许多挑战。他是在“2015年食糖形势分析会议暨中国(昆明)糖业经济发展论坛”上做上述表示的。
邓毅称,截至目前,除云南之外,我国食糖主产区已经结束了生产,我国食糖产量大幅减产并超出预期,这将是我国食糖走出增产周期的拐点;参照国际惯例,我国开始对食糖进口的规模和节奏进行必要的管控,这是我国糖业政策的拐点;在食糖大幅减产和管控进口的提振下,全行业亏损的局面也得到改变,我国食糖市场走出了低谷,这是食糖市场的拐点。
“从各产区的产量来看,2014/2015榨季国内糖市供应缺口比预期的大,有250万—300万吨的缺口。”国家发改委经贸司赵丽华处长在会上表示,2008/2009榨季国内糖市减产240万吨,供需缺口110万吨,整个榨季糖价上涨了1100元/吨。随后两个榨季的供需缺口均达到280万吨,榨季内糖价分别上涨1500元/吨、2200元/吨。
赵丽华称,由于之前几个榨季食糖价格连续上涨,食糖 消费 受到一定抑制,供需缺口也通过国储糖抛售和进口食糖进行弥补。但2009年我国只进口了106万吨食糖,2010年为177万吨,2011年增加到292万吨。2014年国内糖市供应缺口是70万—80万吨,虽然进口量在政府的调控下从400万吨降至350万吨,数量依然很高。
她还举例说,2009年国内糖市进入减产周期,国际糖市也进入减产周期,且国际糖价比国内糖价涨得快。国际糖价从12美分/磅涨到了36美分/磅,当时进口是无利可图的, 商业 进口也不是特别多,相关部门组织了一部分食糖进口来弥补供应缺口。
“目前来看,国际方面,前一阶段市场预计泰国食糖产量下降,但近期公布的产量 数据 却超出预期,印度也是如此,巴西产量则和预期持平。如果加上近几年积累的库存,国际糖市供求关系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赵丽华认为,国际糖价近日虽然触底反弹,但没有企稳。在国际糖市供应过剩的格局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国内糖价面临的压力比较大,但也不应过于悲观。
此外,玉米淀粉糖、化学合成甜味剂等在糖价高企时对食糖的替代比较普遍。赵丽华提醒,当前国内玉米库存比较大,玉米淀粉糖等对食糖的替代因素需要考虑。
赵丽华认为,国内糖市产不足需是新常态,进口补充也是新常态。她建议,应认真研究未来10—20年国内糖市供给格局的发展趋势,以及食糖和替代品的发展趋势。食糖经营企业当前最重要的是做好顺价销售,不要惜售,不要赌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