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绿水青山勾勒美丽生态画卷

02.09.2015  19:08

  生态是宁海的最大优势和城市名片,“山、溪、林、海”综合优势突出,森林覆盖率高达62.6%,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3.1%,饮用水源地达标率100%。踏上缑乡大地,你会发现:这里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宁海最亮丽的一张“名片”。

  优美的生态环境源于一方人的呵护。五年来,宁海县始终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广泛开展各类绿色创建工作,加强环保宣传力度。创建国家生态县、国家园林县城,成为全国首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创建地区、首批省美丽县城试点县……五年磨一剑,一项项成就是该县实现美丽嬗变的最好见证。

  “十二五”期间,该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推进“森林宁海”建设,大力开展“四边绿化”、“净化大地、美化家园”等活动,区域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并坚持县域旅游一体化方向发展,充分发挥生态和人文优势,旅游业蓬勃发展,预计“十二五”期间累计接待游客439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00.7亿元。目前,国家级生态乡镇(街道)达17个;建成区有绿地面积1313公顷;林木覆盖率为34.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3.2平方米。全县生态公益林扩增至83万亩,完成道路绿化和提档增绿274.55公里,水岸绿化117.15公里。

  为保护好这一方水土,该县深入实施“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行动,累计投入整治资金约5000万元,完成64家企业的整治任务,并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开展重点污染物排放企业刷卡排污试点,有效推进重点污染行业整治。城北污水处理厂三期、长街、西店、深甽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宁东、城南、临港污水处理厂主体完工,国华电厂脱硫脱硝工程也全面建成。循环经济成效显著,宁海湾循环经济开发区被认定为省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工业节能降耗工作稳步推进,预计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1%。

  宁海县以治水为突破口,“五水共治”倒逼转型升级,预计累计完成投资40余亿元,河长制全面落实,源头防治不断加强,垃圾河、黑臭河逐步消失,前童、深甽入选浙江“治水美镇”,下洋涂围垦工程荣膺国家“大禹杯”优质奖。大力推进禁燃区建设,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建立健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管理机制。“三改一拆”强势推进,累计分别完成“三改”和“一拆”面积382万平方米、535万平方米,均提前超额完成市下达的三年任务。此外,还开展环境功能区划编制工作,将全县划分为六个功能区块,并建立管控措施和负面清单。 统筹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使宁海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以清醒头脑和长远眼光护卫着绿水青山的生态家园,渲染出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卷。(宁海县农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