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工程学院坚持人才强校提升服务能力

14.06.2016  05:45

宁波工程学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积极回应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全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学校向着高水平工程技术大学目标迈进。

改革引培机制,破解高层次人才短缺的困境。近年来学校实施聚英育英工程,通过突破编制瓶颈、设立特设岗和团队岗等措施,引进了300余名博士以上学位与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同时将海外经历作为高级职称评审的必要条件,通过设立王宽诚教育基金、郁氏奖学金等多种人才专项基金,输送了百余名教师赴海外进修或访学。学校将在十三五期间,继续加大人才引培力度、拓宽引进渠道、强化政策引导,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加盟,助力宁波经济社会建设。

创新合作模式,搭建高层次人才发展的平台。针对已有学科平台水平不适应宁波快速发展需要的现状,学校利用现有研究基地,借力同济大学、厦门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亚琛工业大学以及中科院材料所等名校大所资源,建成4个院士工作站、10个协同创新中心和一批国家工程技术分中心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积极参与宁波新材料科技城、杭州湾国际汽车城、宁波智慧交通和重大工程建设。借助区校共建的宁波市海蓝宝众创空间,引进了26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办的高科技产业和研究机构,集聚了一大批高层次的创新创业人才。

实施双百工程,激发高层次人才的创新活力。为推进学校应用型试点示范建设,学校启动百名博士(教授)深度服务百家企业的双百工程,鼓励并支持派驻教师主动挖掘企业需求,引导高校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教师则通过科技服务,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教学素材和课程教学案例,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时,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加快构建企业家、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及实验室建设的互动机制,建设一批深度合作的产学研协同基地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通过试点先行、凝聚共识,激发更多的博士教授走进企业、走向社会,为宁波产业经济转型升级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