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对埃及贸易大幅下降 企业出口关注“四重壁垒”

10.05.2017  09:43

  中新网浙江新闻5月9日电(林波)埃及是中国在非洲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也是浙江宁波在非洲的重要市场,以机电、车辆、纺织、化工、轻工等为代表的“宁波制造”工业产品长期受到埃及国内民众的欢迎。

  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埃及政府连续出台限制措施,严重影响宁波出口贸易。2016年,宁波出口埃及4.24亿美元,同比下降15.6%。2017年第一季度,宁波出口埃及0.75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23.0%。

  据了解,埃及政府的“贸易壁垒”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注册要求不断升级、关税税率大幅提升、贸易保护持续抬头、外汇结算风险加剧。

  注册要求不断升级方面,据悉,2016年3月,埃及贸工部出台992号法令,对食品、轻工、家电等25大类进口产品实施注册管理。2017年3月,埃方又进一步提高进口贸易商注册门槛,其中有限责任公司最低资本由1.5万埃镑增至200万埃镑。由于注册手续繁杂、进口商垄断和贸易限额等原因,宁波部分企业已减少对埃出口或放弃埃及市场。

  以摩托车为例,因列入注册产品范围,2017年前3月宁波市摩托车对埃出口仅为301万美元,同比下降16.3%。汽车零配件出口情况类似,2017年前3月出口160.8万美元,同比下降22.1%。

  而在关税税率大幅提升方面,为保护本国产业、增加财政收入,2016年1月和12月,埃及两次颁布总统令,提高家具、皮革、肥皂、电器等300多类商品的进口关税,重点对国内可生产商品和日常消费品实施进口限制,如将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税率由40%增至60%,饮料由5%增至20%,彩色玻璃和水晶由10%增至20%,但欧盟、阿拉伯、土耳其等与埃有自贸协定的国家进口税率不变。

  税率提升导致宁波纺织品、鞋靴、家具、家电等产品价格优势荡然无存,2017年前3月宁波纺织品、鞋靴产品对埃出口分别下降了12.4%和88.1%。

  对此,宁波检验检疫部门提醒企业要提高风险意识,在与埃商交易中谨慎选择进口商,严格把握支付条款,做好风险防控,避免在贸易过程中遭遇恶意拖欠货款、赖账或经济诈骗活动。此外,企业要密切关注并跟踪埃及政府新规的进展,了解技术性贸易壁垒和贸易救济的具体内容,主动制定详细的应对策略。(完) 【徐施宏】来源:中新网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