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宁波大学鼓励学生课外实践 “明星”课程 鼓励创新

03.01.2017  13:01

在宁波大学,大三学生李牧洲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上获得灵感,发起互联网爱心支教公益创业项目“一起上课吧”;大四学生黄小龙被思想政治课外延伸实践活动感染,创建环保公益性组织清源环境观察中心……从2013年起,宁波大学对思政课进行教学改革,通过生动案例和丰富的实践,让学生走出了枯燥、说教的模式。思政课成为创业创新实践的催化剂,成为广受学子欢迎与好评的“明星”课程。

我从来没觉得思政课枯燥,我手上这个创业项目的想法,最初就来自于一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李牧洲说。他发起的公益创业项目“一起上课吧”最近正火热推进中。谈到这个互联网爱心支教公益项目,他的记忆回到了2016年上学期的思政课。当时,王智腾任教李牧洲所在班级的思政课。课堂上,王老师并非只是简单讲解义,而是融入了自己的支教经历,让课程生动有趣。上完课,李牧洲被深深触动,总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为爱心支教贡献一点力量。

2016年暑假,李牧洲和同学前往宁波市镇海区勤勇村支教。短短半个月,他们发现在现有条件下,支教还存在着时间、距离、环境等条件限制。“我们要做个项目,突破这些限制。”说干就干,暑期结束后,他和同班同学李航浩、李晨一起提出了“一起上课吧”的设想,“我们希望借助互联网技术,建立在线支教的网络平台,把线上教育与线下支教相结合,发展爱心支教新模式。”目前,在学校支持下,“一起上课吧”正不断推进,在不久的将来,它可能为支教事业作出不小的贡献。

除了重视课堂教学,宁波大学的思政教育还非常重视课堂之外的实践。

宁波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沈妍伶老师是一位辅导员,组织同学们参与“第二课堂”实践是她的工作之一。在带领同学们课外实践中,她坚持将思政教育渗透其中,让学生们获得亲身感悟。有一次,沈妍伶带着环境工程专业的几名学生去宁波市洪塘中心小学参加实践活动,她鼓励同学们用所学专业,为小学生演示简单的水处理实验、普及环保知识。大四学生黄小龙用相机记录下互动瞬间,他说:“看着自己拍下的孩子们的笑脸,我感受到了环保公益者的幸福感与使命感,也决心打造新的‘特色环保课堂’”。如今,黄小龙和同学们运作的宁波市江北区清源环境观察中心已成为一家专门从事水环境服务的环保公益组织。

目前,清源环境观察中心已经在宁波全市19所中小学开展了68场清源环保课程,建立了3所固定合作基地。对未来,黄小龙充满了期待:“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清源的环保公益事业将做得更好。

自2013年起,宁波大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教学改革,做好做精教材,推出学生思想问题库等一系列举措,在资料库中放入热点新闻、身边故事等案例来丰富教学内容,让创业创新理念深入学生心田,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学生成功创业。

浙江日报》2017年1月3日00009版:文化 http://zjrb.zjol.com.cn/html/2017-01/03/node_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