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北仑坦途铺就 交通末端变枢纽(图)

30.10.2014  19:58

  30年前,宁波北仑还只是东海之滨的小渔村,荒野滩涂,交通不便;30年后,北仑道路宽敞美丽,城乡公路四通八达,公共交通网络便捷,一座宜居宜业、美好和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滨海新城已然呈现……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30年,半个甲子,勇于拼搏开拓创新的北仑交通人用智慧和汗水构筑着港城交通新脉络。


  交通末端变枢纽


  1984年,宁波市区通往北仑的公路仅有329国道和骆霞公路,这简单的“两横”,加上散布在各个乡镇的农村道路,构成了整个北仑的简易路网。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仑建成了江南公路、甬江隧道、通途路。进入新世纪,北仑又先后修建了甬台温高速公路潘火至大碶段、招宝山大桥、沿海中线北仑段及部分农村联网公路。
  “十二五”期间,北仑交通事业又迈上新台阶,建成了梅山大桥及接线、白洋线、太河路至春晓公路(二期)、穿山疏港高速公路,基本形成“三高四横八纵”路网骨架。截至目前,北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13公里,普通公路网密度已经达到121公里/百平方公里,处于全省领先水平,高速公路网密度达9.54公里/百平方公里,在全国已是名列前茅。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北仑交通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大综合交通规划的研究,积极谋划推动宁波高速公路网规划调整,《北仑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北仑区县乡公路网调整规划》、《北仑区集装箱堆场行业综合整治及转型升级规划》、《北仑区高速公路桥下空间利用专项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相继出台,规划为北仑交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杭甬高速复线二期、六横高速公路、象山湾疏港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正加紧推进,未来,北仑辖区内的高速公路数量将由“三高”增至“六高”,总里程数110公里,从而形成新的外环高速公路网,所有乡镇街道实现与高速公路“零距离”。条条公路的建成,让北仑从交通末端“华丽变身”为交通枢纽。
  在今日北仑,一个以港口、城区为中心,以高速公路和国道、省道为主骨架,以县乡道路为连接的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公交网络达四方


  1984年北仑建区时,还没有专门的公交公司,只是从东站划了十几辆车,成立了一个车队。到1990年北仑才成立了运输公司,当时只有11辆客运车辆、7条城乡客运线路。
  2002年,北仑公交公司正式运营城市公交线路。2008年,北仑区正式启动客运中巴车公交化改造和公交综合改革,理顺了区域公交运营体制,城乡公交一体化全面实现。“十七大”以来,全区累计投入资金3亿多元,着力打造覆盖全区、串联城乡、便捷高效的公交服务网络,破解群众出行难题。
  如今,北仑公交已有公交运营车辆647辆,公交线路60条,其中清节能源公交车达371辆,占总运营车辆的60%左右,清洁新能源车辆的拥有率在全国位居前列。去年,北仑区域出租车和公共自行车投入运营,市民出行的个性化需求及“最后一公里”的压力得到极大缓解。
  2015年,轨道交通一号线二期将投入运营。一个以轨道交通和中运量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补充、公共自行车为延伸的多模式、一体化的北仑公交服务系统将逐渐成型。


  科学管理保畅通


  当前,粗放型的管理跟不上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市民出行的需求,如何精细化、智能化地管理交通事业,是近年来北仑交通人致力解决的一大问题。“十二五”以来,北仑重点开展了智能公交系统(一期)、“两客一危”监管平台、港航视频监控中心、数字公路等智慧交通项目建设,通过安装视频监控、搭载GPS定位系统、搭建中心控制平台等手段,与运输企业、港口经营企业联网,使日常的行业监管服务工作更具科技含量及效率。
  近年来,针对港口吞吐量的急剧增加,集疏运量大幅增长,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集卡等重型货车扰民、城区交通拥堵等问题,北仑区交通运输局通过对各片区交通组织的研究,提出“客货分离、客运快捷”的交通组织方案,通过对泰山路等道路实施“禁货管制”及“客货分离”等交通组织措施,理顺了区域道路客货运交通组织网络,“港城不分”、“客货混行”的问题基本得到改善。
  随着穿山疏港高速公路、329国道改建(北仑段大榭叉口改造)工程、梅山保税港区连接线、泰山路改造工程等重点工程的建成,北仑公路集疏运网络和城区内部交通路网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十三五”期间,六横疏港高速、象山湾疏港高速、杭甬高速复线二期、329国道(育王-陈华段)改造工程将分批开工,北仑的交通发展将翻开崭新的一页。(宁波市北仑区交通运输局 赵文娟报送)

前三季度湖州市重点物流项目发展迅速
前三季度,湖州市重点物流项目投资完成情况良好,截止到9月底,12个重点物流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