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四先四化”推进畲族文化深度利用

15.06.2015  12:17

  近年来,畲乡景宁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走在民族自治县前列”殷切期望,立足“畲县”实际,做好“畲字”文章,以“四先四化”为抓手,畲族文化传承利用弘扬工作取得积极成果,“全国畲族文化总部”建设成效斐然。

  坚持“四个先行” 畲族文化发展基础全面夯实

  以“文化引领”为总要求,在畲族文化发展中,坚持法制先行、设施先行、人才先行、机制先行,以“四个先行”为目标,全面夯实畲族文化发展基础。

  一是坚持“法制先行”实现依法兴文。先后制定和发布实施了《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景宁畲族自治县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建设纲要》《全国畲族文化总部发展规划》等数十部涉文法律法规,形成了政策法规群,把畲族文化发展的软任务变成了硬指标,实现了文化发展的法治局面。

  二是坚持“设施先行”实现基础促文。县城先后建设了畲族文化中心、畲族博物馆、民族青少年宫、民族影院等;乡镇实施民族重点乡设施助力工程,先后建设了民族文化广场、畲族非遗馆、畲家书屋,民族村则建设了文化古村落、文化礼堂、畲家乐等,全县民族文化设施正向“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类型多样、体系健全”的方向迈进,全县民族文化设施大为完善,形成了“30分钟”民族文化体验圈。

  三是坚持“人才先行”实现队伍活文。实施“人才引进工程”。 建立“助力畲乡·人才工作室”,让县外优秀人才以“项目领办”的方式为该县畲族文化发展提供策划、实施、宣传服务,使畲乡有了文化“外援团”。实施“人才激励工程”。加强对民族文化研究,民族建设规划、民族文化策划、民族影视创作、民族文化保护、民族产业发展等方面人才的培养和扶持力度,对一些表现突出的领军型人才实行“一才一策”,涌现出了一批“热爱畲族文化、具备奉献精神、技艺才艺超群”的民族文化发展人才,推进了“三月三节庆”“畲族博物馆提升”“县城畲化改造”“畲乡小镇培育”“文化村落保护”等具体项目建设,全县文化事业发展风生水起。

  四是坚持“机制先行”实现品牌名文。机制先行,创新推出了“民族文化项目申报制”,一改多数地区相关民族文化经费下拨 “大锅饭”式平均分配的做法,把发展民族文化权力交给群众,让群众“自定项目,自主申报,自我实施”,让群众做民族文化的主人,而文化部门则退居幕后提供服务。三年来,群众通过项目申报制组织实施开展的民族文化和体育项目达146个,共计补助经费近1050万元,一个“文化部门指导、部门乡镇支持、社会各界响应、群众担当主角”的民族文化新格局已经形成,“畲族飘歌”“畲华四季·乡村节事”“百村闹春·畲乡村晚”“凤舞畲山大舞台”等品牌先后成功培育,成为畲乡群众耳熟能详的贴心品牌。

  坚持“文化四化” 畲族文化发展成果竞芳吐蕊

  “文化四化”是指在民族文化发展中坚持“畲族文化有形化、文化工作载体化、文化成果品牌化、文化保护整体化”,全方位促进畲族文化的利用发展。

  一是畲族文化有形化。将民族文化项目化、具体化、有形化,主要实施了三个有形提炼:文化内涵有形化,将畲族人民热情好客的精神内涵有形提炼,打造成“幸福吉祥”祝福手势,并迅速在全国畲族地区推广运用,成为畲乡人民迎宾的标准礼节;同时,也根据畲民族的历史变迁和精神向往,创意推出了“凤妮”形象,大受市场欢迎;展示场所有形化,全县先后建成了颇具文化符号意义的各类民族非遗馆33座,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如“畲药体验馆”“岗石山歌馆”“大均民俗馆”“畲族彩带馆”等,都成为了展示民族文化的地标象征。特别是在畲族文化中心广场刚刚建成推出的5个非遗主题木屋,让外地游客一到畲乡就能感受畲族文化独特内涵,成为了一道独特风景;传统礼仪有形化,按照“民族文化推进到哪里,文化有形化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要求,整理挖掘包装了如“尝新礼”“成人礼”“开笔礼”“敬老礼”“崇学礼”“收徒礼”等系列特色礼仪,部分礼仪如“畲族婚礼”还实现了产业化推广,文化意义显著。

  二是文化工作载体化。节事载体方面,以品牌化举办“中国畲乡三月三”“中国畲族民歌节”两个重大非遗节庆活动为载体,把优秀民族文化以民族盛典的形式展现出来,经济推动作用明显,“中国畲乡三月三”已连续举办了18届,中国畲族民歌节成功举办了7届,被誉为全国最具民族特色的节庆活动。项目载体方面,以“推进一个项目,彰显一方文化”为要求,把对文化的要求转化为一个个有形的项目,如全力推进城区街道装立面改造工程、鹤溪桥系改造工程、城南文化带建设工程、畲族十寨建设工程、山哈宫建设工程、凤凰古镇工程等,让畲乡山山水水“穿衣戴帽”,成为凝结的畲族文化。

  三是文化成果品牌化。重点打造和包装了文艺展演品牌、民俗节气品牌、特色文化保护品牌等。在文艺展演品牌建设方面,主要编排推出了《畲山风》《畲家谣》《千年山哈》《印象山哈》等演艺精品,同时还组织摄制了全国首部畲族非遗题材电影《山哈女友》,录制了畲族广播剧《畲家女》等,特别是2014年,整合缩编推出全国唯一的畲族题材旅游精品剧目《印象山哈》,实现了常态化旅游接待演出,把文化作品转变成了文化产品。在民俗节气品牌培育方面,有意识的培育、支持和策划一批地方民族非遗节事,在全县形成了“月月有活动,乡乡有非遗”的文化活动格局,全县开始出现了以“金丘蓝氏文化节”“深洋畲药文化节”“安亭传师学师节”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民族民俗节庆活动。在特色文化保护品牌打造方面,在全县重点保护了一批代表性文化遗产,八条畲乡廊桥通过申报被捆绑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坑下桥、章坑接龙桥和大赤坑桥被捆绑进入闽浙木拱廊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全县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项、省级非遗项目19项、市级非遗项目33项、县级非遗项目92项;建立县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16个、非遗教学实践基地8个、非遗“活态传承”示范村4个;景宁畲族文化生态区被确定为省级生态文化保护区,文化遗产保护硕果累累。

  四是文化保护整体化。目前,全县正在全力推进创建国家级畲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前期工作,保护区规划初稿已经完成。下一步,全县将按照“凤凰筑巢,两翼齐飞,三区协进”的保护方略,整体推进核心保护区、特殊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的畲族文化原生态保护工作,有序推进畲族博物馆提升、民间博物馆、畲族歌舞互动馆、山哈宫、山哈谷、凤凰古镇、畲族十寨等各类项目建设,让各类项目成为张扬畲族文化,整体展示畲族特色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