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来了 生孩子不用再办理准生证

05.01.2016  09:12

    当秒针从23点59分59秒划过之后,2016年1月1日就这样来了,41岁的陆先生松了一口气,这是陆先生一家人过得最开心的一次跨年。在他的身边,13岁的女儿小陆将迎来梦寐以求的弟弟,大着肚子的老婆终于从2015年12月26日的预产期熬到了今年元旦之后。

    今年1月1日,修改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正式开始施行,对于预产期就在附近的符合政策的二胎妈妈来说,早一天生,就得罚款,晚一天生,就能省下几万块钱,甚至几十万。

    根据钱江晚报记者昨天从杭州各大公立医院了解到的数据,1月1日到1月3日这三天,共出生7名没有准生证的二胎宝宝——当妈妈怀上他们的时候,“全面二孩”只是存在于坊间的愿景,而在元旦后出生,他们都为家里实实在在省下了不少钱。

    为了熬到元旦后生二胎

    准妈妈除了上厕所就没下过床

    在省人民医院见到陆先生的时候,身材修长的他满脸笑容,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线,“笑了三四天了,肌肉都有些痛了。”他活动了一下自己的下巴。

    陆先生和老婆今年都41岁,各自都有三个兄弟姐妹,从小都生活在热热闹闹的大家庭里,这让他们觉得亏待了孤单长大的女儿。“其实她比我们更希望有个弟弟妹妹,她经常拉着我们的手大喊,‘你们再生个弟弟妹妹和我一起玩吧!’

    女儿的全力支持,自己的心愿未遂,这个二胎即使要交罚款,也认了。

    一家人开始了各种准备。妻子辞了工作,安心在家待产,为了避免社区超生超育检查,还特地把户口迁到湖北去。陆先生找到超生罚款标准,再拿着杭州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自己的年收入翻来覆去计算,“有同事去年生二胎的时候,因为不符合规定,交了50万罚款,我算来算去也是这点钱打底。

    他记得很清楚,2015年10月29日、12月27日,“前一个时间点,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出台;后一个时间点,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决定,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因为他的儿子预产期是2015年12月26日。

    为了把孩子拖到2016年1月1日之后出生,陆先生的妻子几乎脚不沾地,“尽量减少活动。除了上厕所,她就没下过床,我和女儿给她喂饭、递水、削水果,她的肚子也争气,过了预产期还没有动静。

    一直熬到了1月1日零点,一家人终于安心了,这50万的罚款也省下了。

    1月1日晚上,陆先生的妻子开始阵痛,被送到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1月2日早上,顺产生下一个8斤7两的男宝宝,在医学上,超过8斤的都算巨大儿,分娩时候存在一定危险,“老婆运动偏少,儿子太重了”,好在这一切都算顺利。而陆先生们成为了“全面二孩”政策放开之后,最早的一批受益人。

    “全面二孩”政策+猴年到来

    接下来肯定是生育高峰年

    从2015年10月29日“全面二孩”政策“松开”算起到现在,也不过两个多月的时间,要实打实算出全面二孩的出生数量,还做不到,不过从咨询数量以及生育意愿上来看,已经能看到这样的趋势。

    “今天一上午就有20多个人来咨询。”杭州江干区卫计局妇幼计生科的工作人员告诉钱江晚报记者,在“单独二孩”政策出台的时候,最多的一天也只有十多个人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