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跟得上,是家长没适应

24.10.2015  09:26

    孩子们的课堂效率和课后表现,都基本达到了这次课改的目的。不过,有爸妈却感到焦虑。爸妈们最不适应的,是“拼音教学后置”——在上绘本课程时,老师要求孩子根据绘本内容认字,有“”、“”、“”这样简单的,也有“”、“”、“跳跃”等比较复杂的。

    有家长觉得,拼音是认字工具,没有了工具,复杂点的字,孩子一下记不住,爸妈只好用最原始的办法辅导——一遍遍念,再一遍遍听,时间和精力都顾不上。

    也有家长觉得效果明显的。王女士的大女儿就是先学拼音再认字的,每天回家都需要她辅导。当时是母女俩一起抓狂。相比之下,今年读一年级的儿子就轻松多了,两人一起读绘本,几遍后,小家伙就能背出来。和以前辅导拼音相比,花的时间要少多了。

    对拼音后置的教学安排,浙江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朱永祥认为,这里面其实有科学依据。

    他说:“一年级先教拼音再认字,这是语文教材编排的惯例。但有多少字,孩子是完全通过拼音认识的?通过其他途径认字或许更快。有些孩子在马路上多看两眼公交站牌,就能认好几个字。

    朱永祥觉得,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最难学的就是拼音。现在社会上的幼小衔接班,多半是在补拼音,这反映了家长的需求,也可见拼音有多难学。

    “有些爸妈焦虑,可能是因为太着急。”采荷二小一年级老师分析,绘本学习,兴趣为先,绘本中的汉字并不需要都掌握,孩子觉得难认的字,可以采用跟读、听读等方法弹性处理,慢慢来。

    说到底,先识汉字,后学拼音,“翻转”了我们的传统习惯,爸妈们需要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课改来袭,当爸妈的你,准备好了吗?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沈蒙和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