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书包何时真正“轻”下来

16.01.2015  09:35

每年开学季,减负新规挡不住书店教辅书热。 龙巍 摄 (时报资料图)

赵佳明,杭城某小学五年级学生。他是班上的尖子生,是老师喜欢的好学生,也是父母的骄傲,但他却偷偷地告诉记者,每天重复着同样的生活,自己并不开心。除了正常上课,他还要去父母给他报的培训班,他说:“课堂作业是老师布置的,培训班的作业是爸妈布置的,都得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没时间了。

省两会开幕在即,记者这几天在地铁站采访时,发现小朋友的心愿尤其值得关注。他们很多人希望学习压力能再轻一点儿,能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人物特写

时间:1月14日17:20

地点:地铁凤起路站

人物:赵佳明 杭城某小学五年级学生

新年愿望:多一点自己的时间,和朋友打打篮球

赵佳明身高1.60米,戴着厚厚的眼镜,走路都低着头,怎么看都不像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总感觉他少了这个年龄应有的快乐。初次见到赵佳明,他刚吃完晚饭,赶地铁前往培训的地方。18:00,他报的英语课程会准时开始。

一个星期下来,赵佳明有5天是要坐地铁的,地铁连接了他的学校、培训班和家。他说,每个星期一、三、五和双休日,他得参加不同的培训课。课堂内老师布置的作业,自己都会认真地做完,“有时候课堂上布置的作业要做到晚上9点多,有培训的那几天更不用说了。很多培训课程都是疲于应付,不过爸妈交了钱,我也不能不去。

上三年级的时候,赵佳明放学最期待的就是和同学打篮球,或者回家看自己最喜欢的动画片《名侦探柯南》,“四年级开始,这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学的科目多了,课堂作业非常多,如果放学玩的话,这些作业是做不完的,连双休日都很少有时间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儿了。

赵佳明一边说,一边翻开书包给记者看,里面有三张试卷,这是课堂上的作业,他准备“利用”培训的时间将其做完。

小学四年级下半学期开始,赵佳明的妈妈开始张罗给儿子报补习班,由于一次考试排在班上10名开外,连平时打篮球的时间都被剥夺了,“那时候挺懊恼的,学校都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可是老妈只看我的成绩,培训班越来越多。

赵佳明说,从上五年级开始,自己已经适应这样的学习生活。快要升初中了,课堂上的作业越来越多,培训课程对他来说有些是多余的,但是还得去,打篮球的爱好,只有留在体育课上尽情发泄了。

虽然有很多无奈,但他告诉记者,身边不少同学的情况和他一样,所以他没有过多地抱怨。新的一年,他希望课堂上的作业能少一点,父母能多理解他一下,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职能部门

省教育厅

2015年将把高中课改精神延伸到义务教育阶段

给学生减负年年减,但学生还是年年喊累。针对这一情况,省教育厅有关处室负责人说:“2015年,我省会积极将高中课程改革精神延伸到义务教育阶段。

去年,高中课改在浙江掀起教育改革风,记者去年初在杭州绿城育华学校采访时了解到,学校高一、高二的学生上课实行“走班制”,一些选修课程让教学更为灵活,“劳逸结合”的学习方式在学生中间大受欢迎,学习“瘦身”的同时,也没耽误学习成绩。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叶锡挺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