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种子 教育是农耕细作

04.08.2015  01:27
  杭城中具有百年历史的小学并不多,位于城东城乡接合部的夏衍小学便是其中一所。今年10月,夏衍小学就要迎来百年诞辰。百年时间,夏衍小学曾几经更名,也逐渐展现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校园文化。
     “不管是校园活动设计,还是课程建设,我们的目标是促进每一粒种子蓬勃发展。”校长戴玉梅说,“我们把学校当作一颗种子,把老师当作一颗种子,把学生当作一颗种子。”学校认为学生的培养不是工业化生产,它更像是农耕细作,只有充分挖掘每个孩子的特点、兴趣,为他们定制适合的平台,才能让他们充分成长。 
     开设60多门体验类拓展课程 
     论人数,夏衍小学绝对算得上一所大学校,目前学生1500多人。不过,想要满足1500颗种子蓬勃成长的需求,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夏衍小学一直在拓展课程方面下足了功夫。
     每周一下午,学校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由选择喜欢的拓展课程。截至目前,学校已开设体验类拓展课程60多门,其中包括校级经典拓展课程10门,如舞蹈、科技、文学社、话剧等。60多门课的执教是谁呢?“老师们都有自己的才艺和潜能,这些课程主要是由老师自由申报建成。”数学黄老师喜欢编织,她就申请开设一门编织课,据说效果还挺不错。而像足球、科技、机器人等相对专业的课程,学校也邀请专家助阵。如果你多往夏衍小学走几次,说不定还能碰到蓝眼睛的足球外教或一些俱乐部的前职业球员跟孩子们一起踢球呢。
     除了校级课程外,还有年级课程和班级课程,学生可“走班体验”。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做出选择。
     “学生有时做的选择,让人很意外。”副校长潘江儿曾留意过学校的“十字绣课程”,学生报名情况与她预想的有点出入。“竟然有许多男孩子在穿针引线,这样的情况打破了我们的惯有思维。
     为了继续夯实实践类拓展课程的建设,夏衍小学接下来要多推出一个半天,给学生自主选择。 
     每个年级有一个主题活动 
     除了每周一天的拓展课程体验外,夏衍小学还以年级组为单位,每个年级组每学年开展一次特色活动。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定主题,具体操作细则由年级组自由设计。
     如:一年级的学生刚走进校园,自理能力还欠缺,更别提内务整理了。所以,一年级的主题关乎自理、独立;二年级的学生对校园生活和未知世界充满好奇,也是学习艺术特长的较好时期,夏衍小学老师曾针对学生上校外艺术培训班做了调查,发现数据还挺高,所以,二年级主题关乎艺术熏陶;三年级学生的规则意识逐渐强烈,对文明礼仪的接纳度很高,所以,该年级主题关乎文明礼仪。
     那么,如何将主题贯穿一整年呢?
     以五年级“环保”主题为例,年级组老师拓宽了“环保”的思路,将它与语文、美术、科学等学科结合起来。科学课上,科学老师有一课是“调查校园内的植物”,学生针对校园内的所有植物,测量树径、高度,收集资料、填写调查表。语文课上,学生还要观察植物、蔬菜生长情况,写观察日记、制作相关主题的手抄报。
     经过一学年的观察、学习,学生对校园植物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强化学生热爱植物的感情,年级组趁热打铁在年终时组织“环保”主题的晚会,鼓励学生亲手绘制环保手袋、用绿色植物制作环保衣等。 
     拓展、融合的思维已先行 
     今年3月底,省教育厅下发了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夏衍小学的老师们学生读着指导意见,心里舒了口气,因为文件中提到的拓展课程、学科融合教学等思路,他们早已在做尝试。从拓展课程的课时来算,也已远远超过指导意见中提到的15%。
     早在2013年3月,夏衍小学教学楼上面1800平方的屋顶花园正式开园,每个班都分到一块“自留地”。当然,学生在屋顶花园上,不仅仅体验农耕劳作,有心的老师把学科拓展到了屋顶。
     美术课,可以搬到屋顶,让学生画植物;数学课,可以搬到屋顶,教学生计算每块“自留地”的边长和面积;语文课,学生通过观察和劳作,练习写作。科学课上结合则更多,三年级的科学课有不少内容都涉及到植物,而有些植物孩子们接触不多,有的地方不方便种植。比如凤仙花种植、养蚕宝宝这两课,屋顶花园既是室外教室,也是课本素材的“宝库”。“我们的孩子可以直接在屋顶上种植凤仙花;同时,当很多三年级学生头疼蚕宝宝的桑叶不够吃,我们的孩子可以直接到屋顶去采。”戴校长说,学校曾让学生选择校园的一景模拟当导游,80%以上的学生选择了屋顶生态园,可见,学科类的拓展融合课程深入人心。除此,屋顶花园还可以跟校园的德育活动结合在一起。六一儿童节到了,学校组织学生采摘,所获果实拿出去义卖或者分享给家长,这便涉及到了德育教育的爱心、分享、团队协助。
     为了给学生更多锻炼展示的平台,夏衍小学还建立了10支志愿者服务队,学生自由报名,内容有环保、导游、爱心伞等。“有一次我在操场上看到五(2)班有几个孩子主动捡垃圾,这些孩子还不让我告诉他们班主任。”他们说,这是他们自己组成的志愿者队,这让戴校长有些意外,也有些欣喜。因为助人为乐这一德育教育,已润物细无声地“驻进”了孩子心里。“这学期我们开展了志愿者队的注册活动,让孩子们自主组队,到学校大队部注册,让孩子们感受“助人爱人”的幸福! 
     课程改革的路还要继续向前走 
     尽管,拓展、融合的思维已先行了,但夏衍小学的课程改革之路还要继续向前走。接下来学校除了要推行2个下午给学生拓展外,学校还将在学科融合方面做进一步的梳理。
     “其实科学和信息课也有一些思维和内容可以结合。”潘副校长曾听到相关老师讨论,目前学生科学课做的实验,可以获取一些数据,但如何更好地分析数据、总结数据,可以多引用信息技术。而这一思维模式,非常实用,因为学生常常需要做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就涉及到调查和数据分析。除此之外,学校还有意向推出长短课,具体细节还要等梳理工作结束后,经各学科老师讨论,再做确定。
     记者还从校长戴玉梅处获知一个消息:学校将尽快推出夏衍课程。该课程以“夏衍”这位名人为由头而编写,内容包括夏衍小学历史,夏衍本人的一些生平故事。“我们以夏衍命名的学校有责任让夏衍先生的精神在他的家乡发扬光大,让先生的思想惠及更多的未成年人。”记者做这个采访时,已是7月中下旬,本可以好好享受暑假的校长老师们却没闲着,他们在学校做课程相关材料的梳理。据悉,为了让该课程有更扎实的素材,他们曾追到北京,访到了夏衍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