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标准化 教学特色化 仙居优化校网布局并进行标准化建设

22.07.2016  12:15

   浙江在线7月22日讯(浙江日报记者黄珍珍) 近日,在建设中的仙居横溪镇实验小学,记者看到两幢教学楼已投入使用,400米塑胶跑道运动场即将竣工,综合楼、食堂、宿舍楼正在抓紧施工。

  横溪镇是省、市两级中心镇,随着城镇规模扩大、高山移民聚集,镇中心小学已无法满足当地生源需求。横溪镇实验小学投入使用后,原溪头小学、朱塘岸小学合并迁入新校园,解决附近高山移民学生的入学需求、减轻镇中心小学的就学压力。

  在仙居,不仅是横溪镇,整个县城都在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校园大改造。仙居县结合区域人口集聚及流动情况,调整县域校网整体布局,以城区3个街道和3个中心镇为圆心,科学制定校网布局规划。目前,横溪镇实验小学、白塔镇第二小学、第八小学等已投入使用。

  一批扩建、一批新建,日渐标准化的中小学校,既改善了办学条件,又促进当地教育的均衡发展。

  仙居县第七小学是一所新学校,该校非城区户籍外来务工子弟入学比例高达70%,正准备申报全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农村学生来城区上学机会变多了,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也比以前更强了。

  “在标准化建设的同时,我们还注重融合校园文化与学校特色。”仙居县教育督导室副主任王晓华说,位于城郊的仙居县第八小学,去年被评为全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此前它是一所农村小学,2013年前仅有一幢教学楼;现已扩建15亩,新建2幢综合楼、1幢教学楼。这所学校以书法教学见长,吸引了不少城区的学生入读。

  为了加大教师交流力度,仙居县为农村、山区老师每月发放60元至400元津贴补助,并在薪资晋级、职称评定等方面进行倾斜,通过激励引导,使教师交流走向常态化、多元化。2015年来,仙居县定岗招聘新教师150人,对口交流校长25人、骨干教师15人、普通教师46人,开展镇内“轮岗”“挂职”“巡回教学”“送教”等300多人次,有效解决了薄弱学校和技能科教师短缺等问题,促进了县域师资均衡。

  自去年以来,仙居县已累计投入学校建设、改造资金2亿多元,中小学添置图书20多万册,新配备专用教室60间,完成学校塑胶跑道建设17所,完成教学教辅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运动场馆等改造工程100多项,有效实现了学校校舍用房、运动场馆等区域标准化建设。截至目前,仙居县已有52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成省标准化学校。

 

扫码分享到手机

(本文来源:浙江日报     责任编辑:吴红梅)

版权声明

凡注有衢州日报、衢州晚报、掌上衢州或衢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衢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独家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为"衢报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