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淳安有所“微学校” 三个年级三个班仅26个学生

06.05.2016  11:38

  淳安县美术家协会主席吴德昌老师现场教孩子们作画

    浙江在线05月06日讯   在美丽的金峰乡,有一所“微学校”,偌大的校园里,仅有三个年级三个班稀疏26个学生的身影。

  学校老师说,这些年,随着经济与交通的发展以及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许多农村小学的孩子们纷纷转往城镇学校就读,致使农村小学学生人数越来越少。金峰中小就是其中的一所。然而殊不知,学校虽小,但“五脏俱全”。金峰中小的老师们倾心打造的“暖巢”行动,更让这座不为人知的“微学校”处处洋溢着爱的暖意。

   学校虽小

   来过的“名人”还真不少

  “哇,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好看的画,能教教我吗?我也想和你一样画出这么美的花。”金峰中心小学的校园里,来了一群特殊的“老师”,他们正在临时搭建的桌子上为孩子们现场创作书画作品,手把手教孩子们如何握笔和临摹。

  这群特殊的老师,正是来自县文联下属的美术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的书画家们。金峰中小全校仅有26名学生,是当地典型的微学校,学生基本为留守儿童,几乎从未上过培训班。对于孩子们来说,学校就是他们的全世界,而文联书画家们的到来,无疑给这个世界增添了万分生机与乐趣。孩子们认真观摩,悉心请教,尽管零基础的他们画的鱼不像鱼,花不像花,但他们的诚恳态度和本真的笑容,还是得到了老师们的肯定和赞扬。

  而另一边,教室、操场、宿舍,校园的点点滴滴勾起了许多书画家们有关昔日学生时代的美好记忆。美协主席吴德昌是淳安二中的一位美术老师,而金峰中小也曾是他的母校。多年后再回校园,吴德昌格外忙碌,一会忙着为母校现场作画,一会又马不停蹄地教孩子们画牡丹。吴老师说:“看到孩子仿佛就看到了自己的童年,艺术创作需要思考,而孩子的本真能带给我无限的灵感,这也是我多年来不愿离开学校的原因之一。

  据金峰中小钱华建校长介绍,学校除了邀请文联书画家来学校激发孩子书画兴趣之外,此前还有摄影家协会、世界运动冠军等多领域的“名人”前来学校,在与孩子面对面交流中,让他们感受世界的丰富多彩,特别是用“名人”效应,激励孩子们发愤图强。

   用陪伴为孩子

   建造一个爱的暖巢

  “咔擦”的相机总能成为孩子们关注的焦点,大家纷纷上前触摸想要一探究竟。五年级的小男孩郑钟奕说:“我曾经的梦想是长大后当一名警察抓坏人,可后来我更想当一个揭露黑幕的记者。”殊不知,眼前这个平头黝黑的男孩,3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为了生计,母亲和姐姐常年在外打工,平日里他就寄宿在学校附近的舅舅家。

  金峰中小钱华建校长告诉笔者,学校现有的26个学生,平日里能解决温饱就不错了,更别说什么兴趣爱好。而后,钱校长与老师们商议决定,一改往常应试味道浓而生活气息缺乏的“夜课”,每天晚上安排不同的课程让孩子们增长见识,还特别留半小时让大家一起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内外大小事。这样的大胆创新显然是有效果的,而今孩子们不仅知道国内各个领导人的名字,就连国外总理是谁也都能报出几个。

  钱校长说:“夜晚是孩子们最怕的,因为,天黑了他们总会格外想家,想妈妈。为了让孩子们更有归宿感,学校每个老师都会带领两个孩子组成爱心家庭,就连他们的卫生打扫也以家庭名义承包。而周一看图书,周二做编制、下象棋,周三上台讲故事、周四打乒乓球……一堂堂生动有趣的晚间课程也成了孩子们的最好寄托。

  这个仅有三个年级三个班26个学生的小学,到底还能生存多久,谁也没有把握。但金峰中小的老师们始终相信,这些最终仍选择留在学校的孩子,才是他们最需要去温暖和教育的,他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感化每一个孩子,让他们未来成为一个有正能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