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长三角投资分化:浙江投资增速领先

28.04.2016  18:30
  在江浙沪三地统计局近日发布的2016年一季度经济数据中,有一项指标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分化——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今年一季度浙江的这项数字仍维持着2015年以来的负增长,为-1.7%,同期江苏为7.3%,上海为12.3%。
  作为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25%的投资项,浙江在这项数字上的负增长也令他的民间投资增速持续萎靡,一季度仅增长2.2%,比2015年同期下滑超10个百分点。
  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民间投资长期活跃,这样的数字或许显示出视觉冲击,然而,21世纪宏观研究院在对比江浙沪一季度各项数据并把分析的时间维度拉长至2012年以来的5年,不难发现,结论未必消极,甚至正好帮助了浙江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去库存,降低房地产依赖度。
  投资主体分化
  在拉动一季度经济增长的因素中,投资和房地产的身影在长三角两省一市的数据中随处可见。
  从官方公布的GDP增速来看,尽管三地一季度都超过了此前设定的目标增速,但浙江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个百分点,为7.2%;而江苏只下降0.1个百分点,为8.3%;上海反而提高了0.1个百分点,为6.7%,与全国持平。
  浙江经济怎么了?除了外贸进出口的双降,还有由于房地产开发投资负增长拖累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去年同期低4.5个百分点(虽然浙江这项增速仍然是三地最高)。
  数据显示,一季度江苏固定资产投资1051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9.3%;浙江5424亿元,增12.5%;上海1191亿元,增8.4%。这其中,只有上海是从去年同期增3.2%一举逆袭5个多百分点的。
  进一步的数据显示,江苏和浙江的投资主体结构发生强烈的分化。
  今年一季度,江苏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2078.9亿元,同比增长0.1%;港澳台及外商投资1098.9亿元,同比增长26.3%;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9.8%。而在2015年一季度,江苏国有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速分别为14.2%和13.3%,基本持平。而今年的数据传递出民间资本活跃的强烈讯号。
  再看浙江,则是另一番景象。一季度,浙江全省民间投资增长2.2%,比去年同期下滑10个多百分点,国有投资增长31.5%。
  浙江民间投资为什么下滑?
  作为传统的民营经济大省,浙江民间投资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出现萎靡?21世纪宏观研究院认为,这应该与占浙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近30%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仍为负值有关。
  在浙江的固定投资中,基础设施投资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0%,制造业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19.9%。而房地产开发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4.1%,下拉投资增速0.5个百分点。
  一季度,当江苏、上海均出现房地产销售数据全线飘红而传导至投资端,使得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出现V形反转。浙江的楼市却呈现出AB面的冷热现象。
  一面是,一季度,浙江省商品房销售面积达1480万平方米,增长64%;商品房销售额1661亿元,增长83%,增幅同比提高49和73.5个百分点。
  一面是,市场的回暖并未传导至投资端,使得一季度浙江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为-1.7%,成为江浙沪唯一一个在该项数值上为负的省份。
  再反观江苏和上海,在东部地区主要省、市中,江苏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仅低于上海。
  一季度,全国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24299.2万平方米,江苏为2953.1万平方米。也就是说,全国每卖8.3套房子,就有一套在江苏。南京、苏州等“强二线”城市楼市的火爆带来的是土地市场的狂欢。
  江苏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从去年全年的-1.1%直接扭转为一季度的7.3%,上海则是从去年8.2%的基础上再增至12.3%。经历了2015年的大幅下跌到如今V形反弹的悲欣交集,江苏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近20%,上海则达到了近70%。
  在今年以来长三角喧嚣的土地市场中,已鲜见浙江城市的身影。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21世纪宏观研究院查询近五年来浙江的房地产开发投资数据发现,从2012年到2014年浙江的该项指标一直是长三角最高,在一路高歌猛进后2015年增长-2.1%,2016年一季度增长-1.7%。
  实际上,2009至2010年间浙江房价曾经历过迅猛的上涨,甚至脱离了经济基本面,所以含有较大泡沫成分。这导致2014年以来全国楼市普遍下行的时候,浙江板块率先下跌,跌幅比较大。
  有房地产业内人士认为,浙江当地经商较多,投资房产后又对资金效率要求较高,这使得浙江楼市呈现出一个“怪现象”:市场不好的时候其他地方至多不涨不跌,浙江却曾出现过很大幅度的下跌。并且,浙江此前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一直高于苏沪,供应量过大。
  针对民间投资的不振,浙江省省长李强在近日主持召开的省政府常务会议上,要求切实提振企业信心,深化投资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其实,在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为负的情况下,浙江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能实现12.5%的增长,实属不易。这说明在去房地产依赖度上,浙江已经有了一定的方向,加大了其他产业的投资,特别是服务业、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或许也是浙江最想得到的。
  工业投资分化
  一季度长三角经济另一个“硬指标”工业方面,江苏显示出回暖向好的状况,特别是苏州民间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1-2月这两项投资增速分别同比提高26.7和30.3个百分点)等多项数据一改去年同期的颓势,实现正增长。
  从江苏全省来看,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7.7%,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过50%。
  上海的工业则没有那么乐观,这也是目前上海的一块“心病”。一季度长三角工业投资中,仅上海增速为负,相比江苏5413亿的工业投资额,上海一季度工业投资仅150亿,下降1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3.1%,六个重点行业工业总产值下降3.2%。
  也正是注意到工业持续下行的趋势和为了避免一些国际大都市出现产业空心化的问题,上海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首次对制造业占比提出要求:“十三五”时期,上海制造业比重将力争保持在25%左右。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近期的一份报告认为,一季度上海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提高,主要是房地产投资拉动,这种短期的需求侧刺激支撑,可持续性值得怀疑。
  不过,一季度上海第三产业比重达到全市生产总值的70.6%,这也是上海历史上第一次三产占比超过70%,标志着上海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格局迈入了新的阶段。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