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二季度内蒙古自治区技术合同交易量增长势头良好

15.08.2016  11:06

  2016年二季度,内蒙古自治区共成交各类技术375项,较上季度增长39.41%;实现合同成交金额12.02亿元,较上季度增长14.69%,技术交易均有回升的迹象。区内各地的科技活跃度不足,区内各盟市之间仅有7项技术处在交易状态,实现技术合同额0.56亿元,分别占全区总交易量的1.87%和4.66%。全区吸纳区外各地技术呈现活跃状态,共吸纳各类技术368项,投入资金11.46亿元。与上季度相比,吸纳技术项数增长76.92%,投入资金增长21.66%。
      全区吸纳区外技术交易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涉及地域广。全区12个盟市均吸纳了区外各类技术。其中,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吸纳技术项数位居盟市前三位,分别吸纳了128项、50项和45项,共计223项,占全区吸纳技术投入项数的59.47%。鄂尔多斯、呼和浩特、包头吸纳技术投入资金位居盟市前三位,分别投入资金4.32亿元、2.83亿元和2.07亿元,共计9.22亿元,占全区吸纳技术投入资金的80.45%。体现出全区经济发展金三角的优势,企业创新创业的势头良好。二是技术交易涉及领域广泛。全区吸纳技术共涉及11类技术领域。其中,电子信息、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交易项数位居前三位,分别为140项、82项和37项;新能源与高效节能、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交易金额位居前三位,分别为4.41亿元、2.72亿元和2.28亿元。体现出我区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更多的采用高、尖、精技术,资源综合高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三是知识产权交易增长迅速。第二季度中全区技术交易涉及知识产权的项数达129项,涉及金额2.55亿元,分别占吸纳技术交易总量的35.05%和22.25%。四是输出技术的区外省份较多。第二季度,区外21个省、市、自治区分别与内蒙古各地开展了技术交易活动,国外与内蒙古也进行了一项技术交易。其中,输入内蒙古技术位居前三位的是北京市、陕西省和辽宁省,分别输入了179项、49项和32项,共计260项,三省市之和占区外输入内蒙古总项数的70.65%。输入内蒙古技术获得成果转化资金位居前三位省市是陕西省、天津市和北京市,分别获得技术成果转化资金3.86亿元、3.37亿元和2.75亿元,共计9.98亿元,占区外技术成果转化资金总金额的87.09%。五是企业是内蒙古吸纳技术的主体。企业吸纳区外各类技术254项,占全区吸纳区外技术总量的69.02%,较一季度增长69.33%;企业投入资金8.43亿元,占全区吸纳区外技术投入资金的73.56%,较上季度增长15.32%。可见,在国家“双创”政策的引导下,全区企业通过积极引进高新技术,改变传统经营模式,实现发展方式转型。

(来源:科技部门户网站)